预防化疗药物呕吐面面观全国肿瘤防治宣传周

  呕吐是化疗患者最常见的不良反应,其严重程度已使得人们“谈化疗色变”,有一项调查显示,一提起化疗,大家的第一反应出现率最高的词语即为“呕吐”,可见其深入人心,也使得很多患者对化疗产生排斥,从而拒绝治疗。

那么,化疗都会引起呕吐吗?

有没有什么方式能够避免呕吐的发生呢?

本文将对这个问题作出解答。

首先,化疗都会引起呕吐吗?

答案是否定的,并非所有化疗均会引起呕吐。

根据化疗药引起呕吐的发生几率,可将化疗药分为四类,分别为:

高风险(呕吐频率>90%):

主要包括顺铂、阿霉素、大剂量环磷酰胺;

中风险(30%-90%):

包括奥沙利铂、伊立替康等;

低风险(10%-30%):

紫杉醇、多西他赛、吉西他滨、培美曲塞等;

极低风险(<10%):

包括博来霉素、长春瑞滨等。

其中极低风险化疗药物一般无需预先止吐治疗。

由以上分类可看出,除去少数极低风险化疗药,大部分化疗药,包括抗瘤谱非常广的铂类、紫杉类、阿霉素类药物均有呕吐的副反应。

那么,是否有能避免呕吐的方式呢?

答案自然是肯定的。在阐述止吐药物前,首先来对“呕吐“这一症状分类。呕吐分为急性呕吐,即化疗后24小时内发生的呕吐;延迟性呕吐,化疗后大于24小时发生;预期性呕吐,患者既往有化疗相关性呕吐的经历,可在化疗前、中、后发生;爆发性呕吐,即使进行了预防处理仍发生,需要解救治疗的呕吐;难治性呕吐,预防、解救治疗后失败的呕吐。

预防及治疗化疗呕吐的药物多种多样,作用机制各异。主要包括以下七类:

五羟色胺受体拮抗剂如托烷司琼、帕洛诺司琼等;皮质类固醇激素,主要为地塞米松;NK1受体拮抗剂阿瑞匹坦;多巴胺受体拮抗剂如胃复安;抗组胺药物如苯海拉明、异丙嗪;苯二氮卓类药物如地西泮;抗精神类药物如奥氮平及大麻酚类。

临床上多用5-HT受体拮抗剂、地塞米松预防处理,如使用高致吐风险的药物,建议化疗前加用阿瑞匹坦,胃复安、苯海拉明均为见效快的药物,可用于解救治疗。如果患者呕吐症状重,以上药物效果不佳或有用药禁忌,可使用苯二氮卓类甚至抗精神类药物奥氮平止吐治疗。

预期性呕吐是机制尚不完全明确的一类呕吐,大多数发生在第二次化疗前,是一种条件反射或与精神因素关系极大的化疗反应。预防预期性反应的发生最重要策略是重视并有效地控制首次化疗的急性和迟发性反应,镇静类药物可提前使用。

随着化疗的发展,止吐药物同样得到长足的进步。在止吐治疗方案发展不成熟的年代,大家将化疗与呕吐联想在一起在情理之中。但是,从20世纪50年代的无知,一步步摸索到80年代的胃复安、九十年代的5-HT受体抑制剂、21世纪的NK-1受体抑制剂及新一代6-HT受体抑制剂,止吐药物得到突飞猛进的成果,呕吐已经不应再成为患者接受化疗的顾虑,化疗呕吐应通过预防性用药、全程控制、个体化治疗等方式逐步解除。

作者:肿瘤内科吴倩张庆

编辑整理:罗医宣

赞赏

长按







































白癜风早期症状图片
白癜风有治愈的吗


转载请注明:http://www.zbtongnian.com/hlyy/876.html

网站简介|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广告合作|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