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评为全国纪检监察先进工作者与先进集体的
全面从严治党永远在路上,不能有松口气、歇歇脚的想法,不能有见好就收的念头。新时代纪检监察干部,必须不忘初心、敢于担当,以永远在路上的坚韧和执着,把全面从严治党和反腐败斗争进行到底。
看,被评为全国纪检监察先进工作者与纪检监察先进集体的他们——
纪洪奎:履职尽责实事求是
江苏省泗洪县纪委副书记、县监委副主任纪洪奎是敢于第一个“吃螃蟹”的人。年,在贯彻落实宿迁市行政败诉案件责任追究工作要求时,经仔细分析研判,他与同事们在全县第一次启动了容错纠错工作机制,准确地对县内太平镇行政败诉案件免予责任追究。
纪洪奎与同事交流时常说,干纪检监察工作不能只想着处理人,得把握运用好监督执纪“四种形态”,发挥好惩前毖后、治病救人的作用,最大限度地保护好广大干部干事创业积极性,推动营造良好政治生态。
实事求是,不偏不倚,是纪洪奎从事纪检监察工作这么多年给大家留下的印象。“提不同意见当然会有压力,也可能会得罪人,但是执纪执法公允与否直接影响党员干部的个人荣辱,更与党纪国法的严肃性和权威性息息相关,来不得半点马虎。”在纪洪奎看来,纪检监察干部讲担当,要从政治的高度看问题,确保监督执纪问责工作经得起时间的检验。
年,宿迁市打击湖泊、内河非法采砂专项行动拉开大幕,猖獗多年的沙霸消失了。与此同时,泗洪县纪委也掀起了一轮扫除“沙霸”背后黑恶势力保护伞的高潮。
有人“好心”提醒纪洪奎,别得罪那么多人,见好就收算了。但纪洪奎却笑着说:“问题线索摆着不查,这可是失职渎职啊!”
就这样,相继有10名党员干部因涉嫌为非法采砂活动充当保护伞被泗洪县纪委立案查处。此外,因禁止采砂履职不力,6名党员干部被问责追究。消息传出,受非法采砂活动严重干扰的沿湖渔民及沿湖养殖户们拍手称快。
“我们不去得罪人谁去得罪人?但只有弄明白‘为谁担当’这个问题,才能真正地以人民为中心,成为忠诚干净担当的执纪执法铁军,不辜负党中央和人民的厚望。”纪洪奎说。(中国纪检监察报通讯员马亮蒋尚飞)
肖杨:信仰坚定敢于较真
肖杨,湖南省洪江市人民检察院党组成员、纪检组长,全国纪检监察系统先进工作者、全国巾帼建功标兵。
从事基层检察工作34年,爱人去世、自己患病,磨难接踵而至,她却从未向命运低头,以无私奉献的精神和骄人的业绩,诠释了新时代纪检监察干部的精神风貌。
纪检监察工作牵涉广、责任重、难度大,素来被干警们称为“黑脸”部门。年,肖杨任纪检组长,改革后分管纪检监察工作,她对单位的纪律作风及制度的执行进行监督时,敢于红脸,敢于较真。
年8月,单位买了一台电脑,事前没有经财务及纪检部门审核,一名部门负责人拿着副检察长审批过的单子找她签字,被她顶了回去。年7月,该院荣誉室装修,肖杨提出将装修合同交由相关部门审核的建议,帮助项目少花费近3万元。年以来,该院采购装修等建设项目有六七项,在她的监督参与下,做到了项项程序合法合规,节省开支20余万元。
“近年来全院检察干警挡住了形形色色的诱惑,未出现违纪违法现象,干警队伍素质明显提升,这离不开肖杨的付出。”洪江市人民检察院主要负责人说。
肖杨深知,己身正方能正人。年轻干警收下了来打听案情者的烟酒,被肖杨知道了,烟酒退回去了,年轻干警还做了检讨;肖杨表叔的儿子涉嫌犯罪,找到肖杨老母亲,想找肖杨疏通一下,肖杨只有一句话:“不行,坚决不行!”
不悲观、不消沉,肖杨凭着坚定的理想信念和顽强的意志品质,带病坚持工作,诠释了新时期纪检监察干部的担当。谈到对“担当”的理解,肖杨说:“无论在什么职位,扮演什么角色,承担什么责任,履行什么义务,都要做好自己应该干好的本职工作,遇事不推脱,该干什么就干什么。”(中国纪检监察报通讯员米承实)
申建翔:勇挑重担的“铁汉子”
从今年春节开始,他的嗓子就因为声带发炎沙哑了,每天需要雾化治疗、定时吃药,但他始终奋战在办案一线,没有耽误一天工作。
他就是全国纪检监察系统先进工作者,河北省邯郸市纪委监委第十三纪检监察室主任申建翔。在患上淋巴瘤接受化疗放疗,导致免疫力极其低的情况下,申建翔仍然勇于担当、敢于碰硬,工作上屡屡建功。
白天,申建翔和同事调查取证,四处奔波;晚上,审查材料,梳理思路,经常要忙到后半夜甚至天亮,吃泡面、睡沙发、熬通宵是常有的事。
问他为什么对自己要求如此严格,他说:“打铁必须自身硬,纪检监察干部更要用铁的纪律来严格要求自己。一事当前,就要敢于担当、勇挑重担,有困难自己克服,保证圆满完成领导交办的各项工作任务!”
申建翔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面对复杂疑难案件,他总是一马当先、主动承担,手头一直有办不完的案件。从年8月担任纪检监察室主任到现在,他带领室里的同志不分白天黑夜、牺牲周日和节假日,仅一年多的时间,就办结违纪违法案件53件,给予党纪政务处分42人,其中留置并移送司法机关5人。
年9月,邯郸市纪委监委对市某局副局长张某严重违纪违法问题立案审查调查。当领导将调查任务交给申建翔时,他愣住了。张某是自己在部队时的老领导,张某的一个亲戚又是自己多年的老同学。可想而知,接下案件会遇到很多困难。但他却果断地说:“行!保证完成任务!”
在调查过程中,有人找申建翔说情,老同学更是每天给他打几十个电话,他的回答总是“请相信我会秉公执纪的,也请你们谅解”。最终,申建翔扛住了压力,让张某得到了应有的纪法处理。
问他再遇到这样的案件会怎么办时,申建翔说:“只要工作需要,不管面对什么样的困难,我都会毫不犹豫地担当作为,坚持秉公执纪,让违纪违法分子受到党纪国法的严惩,用自己的工作为纪检监察事业添砖加瓦!”(中国纪检监察报通讯员杨俊国李建新)
冉伟:不求名利荣誉只求无愧于心
“组织安排我到喀什去!”
“女儿正在高考,这么关键的时刻,你要走……”
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哈密市纪委(监察局)第一纪检监察室主任的岗位上被提拔到喀什地区纪委担任副书记已有两个年头,每当想起临别时与妻子的对话,冉伟的内心就会涌起愧疚和歉意。
从事纪检工作18年,冉伟从没有按时下班回过家,一遇到查办案件,四五个月不回家也是家常便饭。由于工作的特殊性,不但自己会被“施压”,有时家人还会遭受恐吓。尽管这样,他仍然18年如一日,舍小家为大家,始终奋战在监督执纪第一线,以实际行动诠释着“忠诚干净担当”的纪检监察干部政治本色。
年11月,冉伟调查一起党员干部涉嫌渎职案件。由于该干部社会关系复杂,说情、打招呼的人非常多,甚至曾经的老领导也打来电话过问此事。冉伟坚持铁面执纪,秉公办事,按照调查结果依纪依法对涉嫌渎职干部进行了严肃处理。
事后,冉伟主动找到老领导说:“严明纪律是防止‘病树’变‘烂树’,严管厚爱是组织上对干部的最大关心和爱护,我这也是防止小错酿大错,避免其陷入更大的深渊!”最终赢得了老领导的理解和支持。
到喀什工作后,冉伟仍然牢记“执纪者必先守纪,律人者必先律己”的人生信条,在原则面前不动摇、不含糊,纪律面前不让步,坚决摒除人情案、感情案、关系案,为营造喀什地区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发挥了应有作用。
一件件案件的查处,拼的是智慧,靠的是实力,付出的是心血。能成为查办案件的行家里手,支撑冉伟的是苦干实干、任劳任怨的精神,也正是这种精神使他的能力素质不断提升。
谈起亲情与事业,冉伟从不后悔自己的付出。他深爱着纪检监察事业,总是平静地说:“既然选择了纪检监察事业,也就选择了无怨无悔的奉献。”当被问及对“担当”的理解时,他说:“不求名利荣誉,只求无愧于心。”(中国纪检监察报通讯员杨新远)
上海市纪委监委信访室——
把群众放在心上以作为诠释担当
“担当”二字,勇者为之。上海市纪委监委信访室的同志们把监督责任扛在肩上,书写着勇于担当的新篇章。该集体多次被评为“先进基层党组织”,年被授予“全国纪检监察系统先进集体”称号。
“汗珠凝着微笑,劳累带着欣慰。接访阅信尽我责,息访止诉尽我力……”这首《信访干部之歌》,出自上海市纪委监委的一名信访干部之手,诉说着对群众的深情。
国家监察体制改革伊始,如何落实监督“全覆盖”成为信访室的首要任务。信访干部小殷勇挑重担,协助起草全市纪检监察信访举报受理办理工作口径。虽然家中还有生病住院的老人和骨折疼痛的孩子等她照顾,但每晚她办公室的灯依然亮到最后。
“有人问我,在信访室干了那么长时间,不辛苦吗?我的回答是,我感到很值得。”说这句话的人是老罗,他在信访工作岗位一干就是20多年。上海市纪委监委的信访信息管理系统是老罗的“主战场”。他积极运用信息科技突破信息共享难题,协助监督检查室从原先只能查阅1.3万多条信息到能查阅27.5多万条信息,使信访举报受理、办理、处置全流程形成闭环,提高了工作效率。
担当是群众对信访干部的期望。勇于直面矛盾、善于解决问题则是对担当最好的诠释。去年,信访室接待来访批次,同比增长%。信访干部积极做好每件信访的阅信研判工作,确保群众反映的问题看得懂、分得清。同时,加强交办督办和指导检查,确保群众反映的问题办得了、推得动。
“实现信访举报工作在新时代的高质量发展,必须以奋发有为锻造忠诚品格,以善作能为彰显担当意识,以主动作为体现为民情怀。”上海市纪委监委信访室主任朱洪德如是说。
“顾大局,讲奉献,爱岗敬业,创造荣光……”歌声久久激励着上海市纪委监委信访室干部砥砺前行。(中国纪检监察报记者李斌通讯员闫漫)
云南省龙陵县勐糯镇纪委——
铁腕执纪筑牢铜墙
年,云南省龙陵县勐糯镇纪委获“全国纪检监察系统先进集体”称号,是全国获此殊荣的两个乡镇纪委之一。
地处滇西一隅的龙陵县勐糯镇,是保山市典型的贫困乡镇。近年来,勐糯镇纪委为全面决战脱贫攻坚提供了强有力的纪律保障。
“勐糯镇坚持以抓重点、解难题为突破口,着力解决了不敢、不会、不善监督等问题。”勐糯镇纪委有关负责人介绍道。
为破解“上级监督太远、同级监督太软、下级监督太难”难题,镇纪委推动出台了《勐糯镇加强同级班子工作监督制度》,为镇纪委和村监会打通同级班子监督“最后一公里”。一次,勐糯镇副镇长杨永兴因忙于扶贫工作,把当年6月底要完成的勐糯河沟清淤工作耽搁了。7月3日,镇纪委书记及时进行了约谈。“镇纪委同级监督,不是找麻烦,是好事。”杨永兴说,“如果没这次约谈,雨季来临,万一下了暴雨,因河道堵塞,周边的农田都有可能被淹,后果不堪设想。同级监督就是‘谈话三分钟,隐患去无踪’。”
“老百姓反映强烈的问题,就是我们
转载请注明:http://www.zbtongnian.com/hlsx/790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