悲催我国脱发人数超25亿,科学真的有
人的头皮上有10万-15万个毛囊,每个毛囊会长出一根头发,平均每个人大约有十万到十五万根头发。每个毛囊的生命周期不同,每天都有毛囊进入休止期,同时也有头发进入生长期,但总体来看,约有84%的头发在生长期,14%的头发处在休止期,2%的头发在脱落期。一般来说,每天掉落的头发不超过根,就不算病理性脱发,没必要过度担心;但如果平均每天掉的头发超过根,并持续3个月以上,就需要及时就诊检查了。
图片来源:lilyhairpro
此前国家卫健委调查数据显示,我国脱发人数超2.5亿,平均每6人中就有1人脱发,其中男性约1.63亿,女性约0.88亿,30岁前脱发的比例高达84%,比上一代人的脱发年龄提前了20年,呈现明显的低龄化趋势。不少人认为,脱发是因头发太油;其实,脱发分生理性和病理性两种,生理性脱发属正常,病理性脱发则需看医生。截至年末我国脱发人群已突破2.52亿人,脱发人群基数庞大,且呈年轻化发展趋势。造成脱发的原因很多,遗传因素、免疫因素、精神压力过大、熬夜、药物(如化疗脱发)等都会引起脱发。
脱发困扰着很多人,近年来科学家们围绕着人类脱发进行了大量研究,年10月,发表在国际杂志NatureAging上的一项最新研究中[1],来自美国西北大学费恩柏格医学院的研究人员通过研究揭示毛囊干细胞在衰老期间或会失去粘性逃离毛囊,从而导致脱发;研究人员表示,在衰老的雄性小鼠中新发现的一种秃头原因可能也揭示了人类脱发的原因。文章中,研究人员用绿色荧光蛋白标记了活体小鼠的毛囊细胞,包括毛囊干细胞,并使用长波长的激光来观察衰老过程中的毛囊细胞。他们对同一个毛囊反复观察了许多天,结果观察到了不寻常的细胞逃逸的迹象。接下来,他们比较了年轻小鼠和年老小鼠的毛囊干细胞的基因表达水平。他们发现年老毛囊干细胞中负责粘附的基因表达较少。随后研究人员确定了一组可能调节这些细胞粘附基因的特殊基因。他们通过基因敲除了两个基因,即FOXC1和NFATC1,从而培育出双敲除突变小鼠。结果就是从四个月开始,脱发进展迅速。在12至16个月内,这些突变小鼠变得完全秃头。最后,他们利用活体成像观察这些突变小鼠的毛囊干细胞逃出情况,并捕捉到这些干细胞迁移离开它们所在的干细胞微环境的行动。
8月,来自中国浙江大学的科学家们在ACSNano杂志上刊文表示[2],他们开发了一种用可溶解的微针贴片来治疗脱发;文章中,研究人员用一种可生物降解的聚乙二醇脂类化合物包覆铈纳米颗粒,随后他们将透明质酸和含铈纳米颗粒的混合物倒入模具中,制成了这种可溶解的微针贴片。研究人员发现,与领先的局部治疗相比,含有铈的微针贴片在覆盖面积、密度和直径上都相似,可以更快地促进小鼠毛发的再生,而且使用频率可能更低;因此,将铈纳米颗粒引入皮肤的微针贴片是雄激素性脱发患者逆转脱发的一种有前途的策略。随着年龄的增长,机体的毛囊干细胞会减少,从而导致脱发。
6月份,发表在Nature杂志上的一篇研究报告中[3],来自东京医科牙科大学等机构的科学家们通过研究发现,肥胖或会加速脱发的发生,他们指出,肥胖引起的诸如高脂饮食所产生的压力会加速头发的稀疏。文章中,研究人员分析发现,对没有表现出明显毛发稀松的C57老年雄性小鼠(20个月)喂养高脂肪食物,而对照组的小鼠则喂养正常食物,在喂养一个多月后发现高脂饲料喂养的老龄小鼠显示出毛发疏松。接下来,为了研究肥胖对毛囊的影响,雄性C57小鼠从2个月大的时候就被喂食高脂肪食物,直到12个月,而对照组的小鼠则是同时期喂食正常食物,结果发现,喂食高脂肪食物的小鼠毛发数量减少了,毛发出现蓬松,相关研究结果也表明,高脂肪饮食喂食的小鼠的脱毛是非常严重且不可逆的。
高脂肪饮食诱导脱发的机制示意图
图片来源:
转载请注明:http://www.zbtongnian.com/hlzy/1158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