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期癌症患者出现肢体浮肿怎么办
肿瘤患者到晚期,身体会出现各种不同的浮肿。浮肿发生部位可出现身体各处。其中,四肢、躯干、面部,常在足背及脚踝处最早出现。出现浮肿越早处理成功率越高。
哪些情况会引起下肢水肿?1
单侧下肢水肿如果是一侧局部性下肢浮肿多由于下肢静脉、淋巴管受阻导致体液进入组织间隙所致,如下肢栓塞性静脉炎、淋巴管炎、丝虫病、盆腔或下肢肿瘤压迫静脉,浮肿常出现于单侧下肢,一般不会蔓延全身。这种情况下,临床治疗比较简单,一般治疗后一周内就可消除水肿。
2双侧下肢水肿双侧下肢水肿,特别是那些老年人癌症患者,就复杂的多。由于病人年事已高,在患癌症期间会出现一些脏器功能失调或者是丧失。出现双侧下肢水肿很有可能是其他脏器伴随病的症状。
3营养不良造成的水肿营养不良性水肿营养障碍时血浆白蛋白降低而出现水肿,最早出现在下肢,逐渐向上蔓延并遍及全身。浮肿前,会先出现营养不良、吸收障碍或慢性消耗性疾病。肝癌病人因本身营养消耗大以及体内蛋白质缺少而引起浮肿。
除癌症晚期、消耗性疾病晚期的恶病质患者会出现下肢水肿外,其他的全身性疾病,像心脏病,如心衰;肾脏病,如蛋白尿、肾功能不全;肝脏病,如肝硬化都可以出现下肢水肿。在临床上也可以分三类疾病去分析。
4心脏不好造成的水肿当各种心脏病发生右心衰竭时,由于静脉血液不能顺利回流入左心室,引起静脉内压力升高并可使体液漏出进入组织间隙,引起浮肿,最早出现于踝部,最后遍及全身。
5肾脏不好造成的水肿肾性浮肿急慢性肾炎或肾病,由于肾血流减少时的钠、水潴留,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加,尿中丢失蛋白太多时造成的血浆胶体渗透压降低,都可使组织间隙体液聚集而引起浮肿。
浮肿虽常见于下肢,但首先出现于眼睑和面部,然后波及下肢和全身,并伴有尿少或夜尿、多尿等症。
6肝脏不好造成的水肿肝性水肿主要是由于肝硬化时肝脏结构破坏,使门静脉回流受阻及门静压力增高所致,但与营养不良、肝功能衰竭时血浆白蛋白过低也有关系。
浮肿从踝部开始而向上蔓延,但以显著腹水最为明显,很少波及上肢和头面部。
癌症为什么会出现水肿?原因一:恶性肿瘤后期,病人常有恶病质表现,严重营养不良、贫血、低蛋白血症、维生素B1缺乏等,使血浆胶体渗透压降低,液体渗出血管进入组织间隙。
原因二:恶性肿瘤造成心、肝、肾等脏器的功能或器质性改变,如心功能减退,导致静脉淤血,血液滞留,血浆渗出血管进入组织间隙,可造成水肿;肾功能减退,导致水钠潴留,造成水肿;肝硬化腹水,严重时会出现水肿。
局部水肿表现在身体某个部位的皮下组织、血管外组织间隙等,大都是因为这些部位的血管淋巴管受了肿瘤的压迫,使血液和淋巴液回流障碍,在局部潴留,时间长了渗入皮下组织形成水肿。
发生水肿怎么缓解?1、消除引起水肿的原因,进少盐饭食,保持水、电解质平衡,并增加营养提高血浆蛋白水平。
2、随时注意抬高患肢,躺卧时应用枕头将手臂垫高至肩水平。如为下肢水肿,坐位时将腿抬高至髋水平,夜间需将床尾抬高5~8厘米。
3、进行柔和的抬高患肢锻炼,每日2次,每次5~10分钟。
4、肿胀的皮肤易受损伤和感染,要教病人注意保护皮肤,进行家务劳动时需戴手套,如有破损及时进行伤口处理,预防感染。
5、对淋巴道阻塞引起的淋巴水肿,白天可用弹力绷带包扎或套以特制的压力袖套(如手肿胀,需戴压力手套),夜间取下袖套进行按摩(或用电按摩器),以促进淋巴液回流。
6、中医护理。给癌症患者,特别是晚期癌症患者服用能抑制癌细胞生长的药物,如现代中药人参皂苷Rh2,来减轻癌细胞对人体正常细胞、器官的侵害,从而减轻和缓解水肿症状的发生。
癌症患者发生水肿现象,不必过于担心和害怕,水肿是癌症患者中多发的一种症状,做好饮食调理和日常护理工作,能很大程度上缓解和减少水肿情况的发生。
日常饮食应该要注意什么?1蛋白质类癌症患者要尽可能吃优质蛋白,尤其放疗后应选择高蛋白饮食来补充能量,如鱼、蛋、肉类(猪、牛、羊肉和禽肉)以及豆制品。
蛋白质占总能量的10%即可满足成年癌症患者的需要,但通常老年病人的蛋白质摄入量要大于总能量的10%。但需注意的是肾功能不全的病人要限制蛋白摄入量。
2乳品类各种形式的乳制品,是维生素A、B、D以及钙的主要来源,也可提供一定量的蛋白质。
3蔬菜水果类建议癌症患者采用美国肿瘤协会推荐的膳食指南,每天至少吃5份果蔬(1份果蔬约85克,相当于1根小香蕉、中等苹果或1根小胡萝卜),以提供维生素和矿物质。
柑橘类水果是维生素C的主要来源;深黄绿色蔬菜可提供维生素A;蔬菜可提供维生素、微量元素、膳食纤维。这三种物质对人体相当重要,不能缺少。
4谷物类米饭、面条、馒头、粥等提供患者所需的糖类、维生素B及铁。另外,每天还需脂质(包括动物脂肪、植物油等),提供热量和维生素来防止消耗自身的脂肪。
营养治疗现在越来越受到重视,科学的营养搭配可以纠正或改善患者的营养状况,提高机体免疫功能和抗病、抗癌能力。
此外,要及时搭配扶正固本的中医药进行调理,能提高患者对手术以及放、化疗的耐受性,减少术后感染,加速伤口愈合,降低复发和转移的几率。
End
本公号文章信息仅供参考,具体治疗谨遵医嘱!
分享让我们一起走得更远
治疗经历、用药、经验、情感皆可分享
投稿请发送至tg
yintahealth.转载请注明:http://www.zbtongnian.com/hlyy/906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