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化疗那些事儿
在普通大众眼里,对于恶性肿瘤及其治疗,仍有很多人存在不少误区,不仅“谈癌色变”,更是对化疗充满了恐惧。其实对绝大多数肿瘤患者来说,化疗恰恰是治愈过程中不可缺少的手段,只要化疗期间注意以下几点,化疗并不可怕。
1、消化道反应
多数抗肿瘤药物对胃肠道粘膜上皮有损害,所以化疗后病人常有食欲不振,恶心、呕吐。出现反应的时间与病人的体质和所用的化学药物有关。有的药物一开始用就出现恶心呕吐,有的药物在用后几天开始出现反应,逐渐加重,停药后可消失。应吃清淡易消化富有营养的食物,呕吐严重时可少食多餐,多进流食、半流食,减少食物在胃内停留的时间,增加吸收。呕吐物要及时倒掉,以免引起刺激加重呕吐。饭前饭后、呕吐后要漱口。注意观察大便的次数和性状,同时要注意是否有口腔溃疡,及早发现不适、及时通知医护人员。该毒性反应已有特殊药物控制,所以目前发生率很低,而且,部分患者尽管仍可出现,但化疗结束数日内即可自行缓解,不需担心。
2、脱发
因毛囊上皮生长快,对化学药物敏感,所以有些药物化疗后脱发明显,影响外观时可以戴帽子,或者戴假发,以减少对身心的不良影响。但是,脱发除了难看一点,就化疗毒性而言,这是医生最不在意的化疗毒性,因其对患者身体的影响几乎可以忽略不计。而且,还有很多化疗药物并不会引起脱发。
3、看不见的副作用
多数抗癌药物均在肝脏及肾脏代谢,其代谢产物溶解性差,易损害肾脏,平时多喝水,要求尿量至少每天在毫升,必要时补液,以稀释尿液,避免药物在尿中浓度过高,减轻肾脏损伤。肝脏的保护主要有我们专科医师来完成,所以患者一定要遵医嘱。
4、骨髓抑制
化疗在杀伤、抑制和破坏肿瘤细胞的同时,对体内正常细胞也有一定的影响和毒性,主要表现白细胞、血小板减少,一定范围内的白细胞、血小板降低对我们患者朋友几乎没有任何影响,患者出院后在专科医师的指导下规范复查血常规,及时联系医师,避免到空气污浊的公共场所。严重的骨髓移植会危及患者生命安全,是肿瘤医师最看重的毒性反应,需要在医师指导下去处理!
5、其他毒性
化疗药物根据药物不同,部分药物还有特殊的毒性反应,不可能一一列举。总之,化疗过程中只要听从医生建议,一般即可避免获将毒性减至最低。所以,有个好的心态,遵从医嘱,化疗都是相对安全的。
很多患者回家后不知道如何更好地度过化疗期间的几个星期。不知道如何做才能预防和处理化疗后的不良反应,这里有几点可以参考:
预防感染:化疗后体内白细胞数量减少,则身体免疫力会降低,容易诱发感冒等感染情况,所以化疗期间在生活中应该勤洗澡,适当锻炼;外出时须戴口罩;减少访客,远离感染源;注意定期监测血常规的变化,尤其在白细胞降至最低时(化疗后第10~14天左右)要监测体温。??减轻恶心、腹泻或便秘:化疗后1周内会出现胃部不适及胃肠道紊乱。在饮食上宜少食多餐;吃东西时速度要慢;也不要吃太热的食物。应该多喝水,辛辣的东西不吃,多吃无刺激性食物。为了避免出现便秘,应该多吃高纤维素食物,如加粗粮的食品、水果、蔬菜等。
??加强护理口腔溃疡:进行适当的口腔护理、保持口腔清洁可以预防化疗后的口腔溃疡。每次饭后记住刷牙并且使用柔软的牙刷认真刷牙,防止食物残渣滞留,刷牙后可用淡盐水或淡碱水漱口。
适当运动改善乏力:化疗的患者普遍有乏力感和疲劳感,这和化疗药物的毒性代谢产物、不良反应对精力的消耗、白细胞低都有关系。充足的睡眠和及时的休息是患者最常采用的处理方法。但是这种乏力感和疲劳感仍可能无法缓解。化疗期间适当的运动可以有效帮助克服乏力运动,比如散步、登楼梯等。睡前做一些能使自己放松的事情,如泡澡或读书等,则能促进睡眠。
另外,化疗后如果手脚有麻木感,可及时报告医生,这可能是有些化疗药的神经毒性造成,患者拿烫或尖锐的东西时要戴防护手套,活动时使用扶手或洗澡时使用防滑垫以防跌倒。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转载请注明:http://www.zbtongnian.com/hlyy/900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