益生菌,怎么吃比较好没吃对就等于浪费看看
人到中年,保温杯里泡枸杞,年轻人则钟爱手握一瓶益生菌饮料,仿佛喝下去就能立刻肠道通畅、健康加倍。
广告里说得天花乱坠,商家宣传得神乎其神,甚至有些人认为益生菌是万能灵药,吃了能排毒、减肥、增强免疫力,连失眠都能治。
但问题来了——你真的吃对益生菌了吗?
如果方法不对,益生菌不会对健康有帮助,甚至可能白白浪费,还可能带来一些意想不到的副作用。
更可怕的是,很多人花了大价钱买益生菌补充剂,结果吃进去还没到肠子里就被胃酸“团灭”了,白瞎了那些活菌的努力。
这就像是养了一群身怀绝技的高手,结果刚到战场就被消灭,连个响都没听到。到底该怎么吃,才能真正让益生菌发挥作用?
益生菌到底是何方神圣?简单来说,益生菌就是一群“好细菌”,它们能帮助维持肠道菌群平衡,对人体健康有诸多益处。
它们的主要任务就是帮你“打扫”肠道,维护消化系统的健康。
人体肠道中住着上万亿个微生物,好的坏的都有。如果肠道里的“坏细菌”占了上风,就可能导致腹泻、便秘、免疫力下降,甚至影响情绪。
而当“好细菌”——也就是益生菌——占优势时,肠道环境就会更加稳定,消化顺畅,免疫力提升,甚至连皮肤都会变好。
但问题是,益生菌不是吃了就能直接奏效,它们的存活率、活性、种类、摄入方式都会影响最终的效果。
益生菌吃不对=白搭很多人觉得,随便买一种益生菌,早上空腹一口闷,或者吃完饭来一瓶酸奶,就能让肠道健康。
但吃益生菌是有讲究的,如果吃不对方式,效果可能大打折扣。
胃酸是益生菌的“天敌”益生菌最怕强酸,而胃酸的酸性极强,很多益生菌在抵达肠道之前就已经被胃酸消灭了。
如果吃的益生菌不能耐酸,那基本上就是“牺牲在路上”,还没来得及发挥作用就已经消失得无影无踪。
解决方案:选择耐胃酸的益生菌,或者在饭后吃。
饭后胃酸被稀释,环境相对温和,益生菌存活的几率更高。
不是所有益生菌都适合你益生菌的种类繁多,不同菌株的作用也不一样。有的益生菌侧重改善便秘,有的可以缓解腹泻,还有的能调节免疫力。
如果随便买个益生菌吃,可能根本不对症,效果自然不好。
解决方案:根据自身需求选择合适的菌株。
乳双歧杆菌(Bifidobacteriumlactis)适合调节肠道菌群,鼠李糖乳杆菌(LactobacillusrhamnosusGG)对腹泻有帮助,植物乳杆菌(Lactobacillusplantarum)有助于增强免疫力。
益生菌也需要“口粮”益生菌进入肠道后,并不会立刻发挥作用,它们需要“吃饭”才能繁殖、定植。
而它们最喜欢的食物就是益生元,比如膳食纤维和低聚糖。
解决方案:搭配富含膳食纤维的食物一起吃,比如燕麦、洋葱、香蕉、大蒜等,这样能给益生菌提供足够的能量,让它们在肠道里更好地生长。
不要指望一次吃完立刻见效益生菌不是药,它的作用是慢慢调整肠道环境,不是一吃就能立刻见效的。
很多人吃了一两天觉得没感觉,就放弃了,其实这是走了弯路。
解决方案:坚持服用至少2-4周,才能看到明显的效果。
如果是用来调节肠道菌群,建议长期服用,让它们稳定地在肠道里占据一席之地。
益生菌的最佳吃法到底怎么吃益生菌才能最大化它的效果呢?
·饭后吃,比空腹吃更好,减少胃酸对活菌的杀伤力。
·搭配益生元(膳食纤维)一起吃,比如吃益生菌的多吃点水果、蔬菜、粗粮。
·选择合适的菌株,针对性地补充,不要盲目跟风。
·坚持服用,不要半途而废,益生菌需要时间来调整肠道环境。
·注意存储方式,益生菌对温度敏感,高温会杀死活菌,存放时要注意是否需要冷藏。
益生菌的“黑名单”再好的东西,吃错了也是白搭,甚至可能带来反作用。以下几种情况,吃益生菌要慎重:
·刚刚服用抗生素的人:抗生素会杀死肠道里的细菌,包括好细菌和坏细菌。
·刚吃完抗生素后,肠道菌群还不稳定,建议间隔几小时再吃益生菌,否则可能适得其反。
·免疫力极低的人:如果是免疫力极度低下的人,比如接受过器官移植、正在接受化疗的患者,吃益生菌要谨慎,最好咨询医生。
·长期腹胀、胃痛的人:如果吃益生菌后反而觉得腹胀、胃痛,可能是肠道不适应,建议减少剂量或暂停服用。
益生菌确实是个好东西,但吃对方法至关重要。如果吃的方法不对,浪费钱,还可能得不到任何好处。
想让它发挥最大的作用,记住几个关键点:饭后吃、搭配益生元、选择合适菌株、坚持服用。
健康这件事,没有捷径,只有科学的方法和持之以恒的坚持。与其盲目跟风,不如学会如何正确利用益生菌,让它真正成为肠道的好帮手。
健康这件事,聪明人都不会随便瞎折腾。
参考资料:
1.国家食品安全风险评估中心,《益生菌与人体健康的研究进展》,年
2.中国营养学会,《膳食指南()》
3.《中华消化杂志》,年第12期,《益生菌在肠道健康中的应用》
声明:本文内容均是根据权威医学资料结合个人观点撰写的原创内容,部分故事情节存在虚构成分,意在科普健康知识请知悉;如有身体不适请咨询专业医生,喜欢的朋友可以
转载请注明:http://www.zbtongnian.com/hlyy/1209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