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常规做不做都没关系化疗后可别掉以轻心

骨髓抑制

单点说,骨髓抑制就是杀伤了人体骨髓里面的造血细胞,使白细胞、红细胞、血小板不能像以前一样“积极工作、生产血液”,从而发生血细胞减少。

化学治疗、放射治疗和许多其它抗肿瘤治疗方法,都是针对快速分裂的细胞,在杀灭肿瘤细胞的同时也会导致正常骨髓细胞受伤害。

骨髓抑制后患者可能会发生高热等严重感染、出血等严重后果,及时发现骨髓抑制并给予相应处理至关重要。

而大家最常见的血常规,正是监测的重要手段。

化疗患者如何监测血常规?

对于大多数患者,在化疗后应隔天监测一次血常规,直至化疗后21天。粒细胞减少一般在第1天化疗后10-14天达最低点,血小板减少在这个时间段前后达最低点,也会根据患者的自身因素提前发生或急剧发生。

导致骨髓抑制的因素有哪些?

化疗药物普遍会导致骨髓抑制,差别在于轻重程度不一样而已。常用的化疗药物中,拓扑替康、依托泊苷等药物的骨髓抑制较为常见。

除了治疗因素,发生骨髓抑制的风险因素还包括患者自身因素。

1.年龄,年龄越大骨髓功能越低;

2.肝肾功能,肝肾功能减退会减少化疗药物的代谢和排泄,延长化疗药物在体内停留时间,增加其毒性;

3.恶病质、营养不良也会导致机体修复减退;

4.以前的治疗方案,如胸骨、椎骨、骨盆的放疗会加重骨髓的损伤;

5.肿瘤侵犯骨髓,会导致骨髓储备功能不足;

6.感染,会消耗外周的中性粒细胞,同时合并使用抗感染药物也会进一步加重骨髓抑制;

7.叶酸和维生素B12缺乏,可引起骨髓造血祖细胞无效生成。

骨髓抑制重在预防,及时处理!

通过药物可以积极预防和治疗骨髓抑制,因此及早发现并处理是关键。一般而言,中性粒细胞绝对值低于1×/L或血小板<50×/L,是发生Ⅲ°粒细胞减少或Ⅲ°血小板减少的临界点,是容易出现并发症的信号,也是需要积极干预的指征。

赞赏

长按







































儿童医院白癜风外用药
白癜风早期如何治疗


转载请注明:http://www.zbtongnian.com/hlsx/5910.html

网站简介|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广告合作|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