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疗刚起效就被医生叫停靶向治疗引发肝损

“前段时间医生给我开了个肝功检查,结果出来后,医生让我先暂停现在的靶向治疗用药,我当时就傻了,怎么肺癌治疗刚起效,现在就要停药了。而且我明明治疗的是肺,现在肝怎么还出问题了?!”这是一条来自肺腾社群患者的留言,其中有惊讶,也有不解,看完这篇文章后,也许还会有些许无奈,不过没关系,肺癌靶向药物治疗时所导致的肝脏损伤问题也并非无解!

01

靶向治疗是怎么引发肝损伤的?

上面的这位患者跟大家有一样的疑问,出现问题了赶紧追问医生:“我用的这个靶向药,是怎么导致肝出现问题的?”

医生解释到:“靶向药物能够从分子水平逆转肿瘤细胞的恶性生物学行为,从而达到抑制恶性肿瘤快速生长的目的。虽然相较于传统的化疗药物,靶向药物不良反应更小、安全性更高,但也同样避免不了皮疹、腹泻、肝损伤等毒性反应的发生1。”

其中靶向治疗所引起的肝损伤属于药物性肝损伤,是由于靶向药物本身的毒性或其代谢物的毒性对患者肝脏产生的损伤;也可能是因为每位患者的体质不同,对所使用的治疗药物具有特殊的敏感性;还可能是因为患者对该靶向药物的耐受性降低而导致的肝脏毒性2。

02

可能导致肝损伤的靶向药物有哪些?

肺腾患者感慨道:“那就是说,不是我用的这一种靶向药会出现这种问题喽?其他也会?”

医生解释到:“是的,还有其他靶向药物。”

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TKI)的靶向药物,如吉非替尼、厄洛替尼、埃克替尼、阿法替尼等,以及间变性淋巴瘤激酶基因的靶向药物,如克唑替尼等。

从一项基于多个III期临床试验数据,所综合整理出的不同EGFR-TKI靶向药导致药物性肝损伤的发生率3我们可以看到,EGFR-TKI靶向药或多或少都会引发肝损伤,其中吉非替尼发生率相对最高,阿法替尼相对最低。

03

从肝功能化验单,对号入座肝损伤的严重程度

医生解释到:“所以,对于正在使用靶向药物治疗的患者,需要定期进行肝功能检查,其中血清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总胆红素(TBil)等指标,能够反映肝损伤的严重程度。”

0级:无肝损伤,患者对暴露药物可耐受,无肝毒性反应;

1级:轻度肝损伤,从症状上来说,可有或无乏力、虚弱、恶心、厌食、右上腹痛、黄疸、瘙痒、皮疹或体重减轻等;

血清血清谷丙转氨酶(ALT)和(或)胆碱性酯酶(AKP)呈可恢复性升高,总胆红素(TBil)2.5倍正常值上限(ULN)(2.5mg/dl或42.75μmol/L),且国际标准化比值(INR)1.5。

2级:中度肝损伤,上述症状可有加重;

血清血清谷丙转氨酶(ALT)和(或)胆碱性酯酶(AKP)升高,总胆红素(TBil)≥2.5倍正常值上限(ULN),或虽无总胆红素(TBil)升高,但国际标准化比值(INR)≥1.5。

3级:重度肝损伤,症状进一步加重,需要住院治疗,或住院时间延长;

血清血清谷丙转氨酶(ALT)和(或)胆碱性酯酶(AKP)升高,TBil5倍正常值上限(ULN)(5mg/dl或85.5μmol/L),伴或不伴国际标准化比值(INR)≥1.5。

4级:急性肝衰竭(ALF),可同时出现:腹水或肝性脑病;或与药物性肝损害相关的其他器官功能衰竭;

血清血清谷丙转氨酶(ALT)和(或)胆碱性酯酶(AKP)升高,TBil10倍正常值上限(ULN)(umol/L)或每日上升≥17.1umol/L,国际标准化比值(INR)≥2.0或凝血酶原活动度(PTA)40%。

5级:致死性,因药物性肝损害死亡,或需接受肝移植才能存活。

不知道如何判断报告?

扫描下方

转载请注明:http://www.zbtongnian.com/hljj/9886.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网站简介|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广告合作|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