辅助化疗新辅助化疗根治性化疗姑息性
化疗在癌症治疗中一直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尽管近年来靶向治疗、免疫治疗等治疗手段新了癌症治疗的格局,但它们依然不能完全替代化疗。据统计,80%左右的癌症患者在抗癌治疗中需要进行化疗。
化疗因形式的不同可以细分为辅助化疗、新辅助化疗、根治性化疗、姑息性化疗等,虽然都是化疗,但也有一定的区别。下面就给大家详细介绍一下。
辅助化疗
有些癌症患者已经通过手术将肉眼可见的癌肿切除,但考虑到可能存在临床检测不到的潜在转移,或有少量癌细胞脱落在血液中,因此需要在术后进行辅助化疗,杀灭残留在体内的癌细胞,降低复发转移的风险。大多数需要辅助化疗的患者会在手术后一个月左右开始化疗。
辅助化疗,顾名思义,此时的化疗是作为辅助治疗手段,主要的治疗手段依然是手术或放疗。很多实体肿瘤,如乳腺癌、肺癌、胃癌、肠癌、食管癌等,如果病情处于早中期,可能就需要通过术后辅助化疗来清扫体内残余的癌细胞以及微小的转移灶。
新辅助化疗
新辅助化疗是在手术前进行的全身化疗,也就是术前化疗。一部分患者由于癌肿过大,无法进行根治性手术,通过术前新辅助化疗,缩小癌肿,降低分期,从而争取手术的机会。同时,还可以消灭潜在的转移灶,预防复发转移。
新辅助化疗常用于局部晚期的癌症患者,这些患者处于早期晚期的分界阶段,通过新辅助化疗可以改善患者状态,为后续手术或放疗创造有利条件。
根治性化疗
有些类型的恶性肿瘤对化疗药物敏感,如白血病、淋巴瘤等,单纯通过化疗就可能实现治愈,这些疾病的首选治疗方式就是化疗,这种以治愈为目的的化疗就是根治性化疗。有时在化疗后还需要配合放疗、靶向治疗等,但仍以化疗为主导地位。
姑息性化疗
与根治性化疗相反,姑息性化疗通常用于无法治愈的晚期癌症患者。此时病情已经进入晚期,癌细胞出现全身广泛转移,失去了手术机会,主要通过全身性治疗来控制病情进展,其中化疗就是一种重要的方式。除了化疗,还有靶向治疗和免疫治疗。
姑息性化疗的目的不是治愈癌症,而是减轻肿瘤负荷,控制癌细胞的进一步的扩散,从而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尽可能的延长生存时间。
化疗禁忌症
化疗只有合理地运用在合适的患者身上,患者才会受益,如果患者存在一些不适合化疗的禁忌症,那就不要勉强化疗了,否则反而对患者有害。
1.对化疗不敏感
某些癌症对化疗不敏感,那么化疗是没有效果的,患者受益很小,反而会耽误治疗同时浪费钱,这种情况完全不必进行化疗,可以采用其他治疗方式。
2.骨髓储备功能差
如果患者骨髓储备功能差,白细胞、血小板等数值大幅低于正常值,通常白细胞计数低于3.5x10^9/L,血小板低于80x10^9/L,就不建议化疗。
3.身体极度虚弱
患者身体极度虚弱,体能状态差,或者已经出现恶液质的症状,化疗可能会加速患者死亡。
4.肝肾功能明显异常
化疗药物需要通过肝脏和肾脏代谢,如果肝肾功能异常,继续化疗必然会造成进一步损伤。因此如果患者的肝肾功能无法达到指标要求,是禁止化疗的。如果在化疗期间出现肝肾功能损伤,需要调整化疗方案,或暂停化疗。
5.合并严重感染
严重的感染是非常危险的,若不能及时处理会有生命危险。化疗会抑制免疫力,进一步加重感染,所以如果已经存在感染,就不能化疗。
转载请注明:http://www.zbtongnian.com/hlgc/1192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