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虑抑郁孤独癌症患者别再背负这罪
“我身体一直很好呀,为啥偏偏得癌症的是我?”“我快撑不下去,活着也没啥意思。”“生病以来,停止工作,不敢娱乐,就只剩治疗了。可治疗又各种不顺利,没人能理解我的心情……”面对“生命不能承受之痛”,癌症患者往往会背负上“心理罪”:焦虑、抑郁、孤独......殊不知,这些“心理罪”,也会影响病情,造成恶性循环。想要摆脱负面情绪,积极乐观才有助于度过难关。医院,就有这样一群人——心灵关怀师。在她们的帮助下,越来越多的肿瘤患者勇于面对心理问题,通过疏导,重新调整情绪,正确面对疾病,积极抗击病魔、乐观生活。李阿姨的故事三月初春,医院外一学部、头颈甲状腺外科二病区护士长、心灵关怀师周秀芳在走访患者时,发现李阿姨情绪异常,她正坐在床上偷偷抹眼泪。周秀芳敏锐地捕捉到这一幕,她轻轻地走到李阿姨的身边,低声询问情况,李阿姨积压许久的情绪突然爆发,泣不成声……周秀芳抚着李阿姨的肩安慰道:“阿姨,医院的临床心灵关怀师,专门帮助病友减轻心理压力,摆脱情绪困扰,您能和我聊聊吗?”李阿姨抽泣着说:“我得了食管癌,肿瘤位置靠上,当地的医生说做手术风险特别大,术后并发症也多。我的孩子们特别孝顺,医院找专家做手术。我刚来住院的时候,经过多学科会诊,外科医生告诉我需要先做放化疗,达到可以手术的指征,再看是否能够手术。现在放疗已经结束,做完检查医生却告诉我,不能手术了需要继续放疗,我一听‘不能手术’这几个字,那不是就没救了么。”周秀芳认真地倾听着,渐渐地,李阿姨的悲伤情绪在诉说中得到了释放,慢慢平静下来。“阿姨,我特别理解您,本来对做手术抱有特别大的希望,医生一说不能手术,觉得希望破灭了。不过,适合的才是最好的。医院的多学科会诊,是好多相关科室权威专家在一起讨论,最后商量出效果最好、并发症最少、最优的治疗方案。前一段时间,我的老师也得了食管的病,出于肿瘤位置及自身慢性病的考虑,专家会诊后也是建议做放疗,现在治疗完复查结果特别好。再者说,有些病放疗的效果不比手术差,甚至有时候比手术还好,您老就听医生的话,放心在这里治疗吧!”李阿姨在听的过程中频频点头,眉头舒展了,心情也好多了。她不禁起身下床拉起周秀芳的手:“周老师,真的谢谢你!我心里的结打开了,适合的才是做好的,我一定配合医生好好放疗,争取早日康复出院!”患癌后,情绪有哪些变化?得知自己患癌,对患者是严峻考验,有的患者害怕治疗产生不适,有的对治疗失去信心,甚至产生不治疗和等死的念头。有的患者想要活下去,但痛苦的治疗过程和巨大的经济压力,让他们变得焦虑、抑郁、恐慌。有的患者对自己的身体状况变得敏感多疑,还有患者觉得自己给家人带来负担,心理压力越来越大。医院心灵关怀团队负责人焦妙蕊表示,在癌症患者,尤其是晚期癌症患者中,焦虑和抑郁的情绪尤为常见。太多的患者,因为对疾病的恐惧产生了巨大的心理压力,进而影响了治疗和预后康复,导致癌症复发或转移。良好心态,对患者有哪些帮助?良好心态,可以减少病痛困扰。心灵关怀师周秀芳表示,患者的负面情绪会诱发内分泌功能失调,使免疫能力降低或缺失,使本已患病的患者更雪上加霜。患者可以在负能量的事件中寻找积极意义,帮助患者减少来自压力对病症所造成的不良影响,从而也更少受到病痛的困扰。良好心态,提升患者生活质量。患者以积极乐观的心态去预知即将面临的每一个风险,将更加理性化的面对。在此驱动下,治疗更加有效,生活质量也得到提升。患者可以做什么?01.找医生,接受心理治疗当面对疾病带来的巨大心理压力时,患者应向专业人士求助。例如,在心灵关怀师的指导下,疏导不良情绪,缓解内心不安与恐惧,改变错误认知,树立其战胜治疗疾病的信心。在这一过程中,不仅能改善心理状况,也能在一定程度上调整身体症状。医院门诊楼二楼,开设有心灵关怀门诊,主要解决肿瘤患者在治疗和康复过程中的心理问题。每次坐诊都有2名心灵关怀师共同完成,其中一名具备心理咨询师或心理治疗师资质。心灵关怀师认真对待每一位到访者,并做好“心理门诊记录”,以便进一步跟踪、查访。“左手临床,右手关怀”,已成为医院心灵关怀师以及越来越多医护人员的工作习惯。越来越多的癌症患者,也正在通过临床心灵关怀师的探访,改变认知,重拾生活的勇气和信心。部分临终患者,也在心灵关怀师的陪伴下,有尊严、平静地渡过了人生最后的旅程。心灵关怀门诊开诊时间:周一至周五下午02.找同伴,多交流多学习患者可以寻找共同抗癌的病友,境遇相似的病友,尤其是抗癌明星,大家互相交流,相互关心,减少自己的焦虑和孤独感。此外还可以多
上一篇文章: 癌症患者做化疗,有多痛苦图鉴科普,太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转载请注明:http://www.zbtongnian.com/hlgc/1190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