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了影响3亿人的医保改革蜗牛保险经

影响3亿多人的重大消息来了!

8月26日,国家医保局正式向社会公布《关于建立健全职工基本医疗保险门诊共济保障机制的指导意见(征求意见稿)》,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

这可是“统账结合”的职工医保制度建立22年以来第一次对个人账户进行重大改革!

虽然说是公开征求意见,但可能也只是cue一下流程啦~

此次意见拟规定普通门诊费用医保可以报销,报销比例从50%起步,职工医保个人账户计入办法也将有变……

消息一出,部分网友马上叫好,然而也有不少网友提出了疑问:

那,此次改革究竟是好是坏呢?萌主带着解读来啦~

职工医保门诊费用拟纳入报销

第一个大变化是:建立门诊共济保障机制。

报销比例从50%起步

普通门诊统筹覆盖全体职工医保参保人员,报销比例从50%起步。随着基金承受能力增强逐步提高保障水平,待遇支付可适当向退休人员倾斜。

把门诊小病、常见病纳入医保统筹基金支付范围

从高血压、糖尿病等群众负担较重的门诊慢性病入手,逐步将多发病、常见病的普通门诊医疗费纳入统筹基金支付范围。

实际上这是一项新增的医保待遇,那么门诊共济保障机制有啥好处呢?

大家都知道,以往的基本医保制度是以保住院为重心。数据显示,在年职工医保的住院政策范围内医疗费用报销比例达到80%以上。

但门诊保障比较薄弱,甚至可以说是短板。

再加上,门诊费用主要是使用个人账户支付,但绝大部分人的个人账户上的钱都比较少,而有些疾病门诊费用很高。

比如肿瘤的放化疗、器官移植门诊抗排异等,所花费用往往比住院更高,负担更重,单靠个人账户无法承担。

所以就有不少的病人去住院,单纯是为了吃药可以报销……

此次改革,也代表着未来普通门诊费用也可以报销了!而且报销比例达到50%,还是很爽的,能够减轻民众在看病治疗上的负担。

这样看来,建立门诊共济保障机制可以说是一个利好变化。

单位缴费拟不再进入个人账户

第二个大变化是:改进个人账户计入办法,单位缴费不再进入个人账户。

征求意见稿提出:

在职职工个人账户由个人缴纳的基本医疗保险费计入,计入标准原则上控制在本人参保缴费基数的2%以内,单位缴纳的基本医疗保险费全部计入统筹基金。

先解释一下什么叫统筹基金:

比如你生病住院了,总共用了块,刷医保卡可以报销8成,即块,你只需要自费出元。这块就是从国家统筹基金里来的,而统筹基金的钱是哪里来的呢,就是我们每个人交的社保钱的一部分。

医保费用是由用人单位和职工共同缴纳的。在过去,职工个人缴纳的保险费全部计入个人账户,用人单位缴纳的保费中30%计入个人账户,70%计入统筹基金。

而改革后,单位缴费部分%放到医保统筹基金,不再划入个人账户,所以个人账户只有个人缴费那部分的钱。

也就是说,个人账户的钱变少了!

举个例子:

目前我国单位缴费的平均费率为职工工资总额的7.58%,当成7%去换算:

假如你的工资是元,公司给交7%也就是7元,这7元的30%,2.1元,再加上自己交的2元(本人参保缴费基数为2%)会进入个人账户,一共是4.1元。

变化后就只有自己交的2元才会划入个人账户了,单位给交的7元钱就会全部进统筹基金。

中国社会科学院公共政策研究中心主任朱恒鹏表示:

以年职工医保基金收入为基数(统筹基金5亿元,个账亿元)粗略估算,改革后个账只划入个人缴费部分,不再划入单位缴费部分,统筹基金将会增加0亿元左右。

那被统筹的钱用来做什么呢?

用来加强门诊保障。所以这就是为什么门诊费用可以报销的原因了,因为单位缴费被统筹了。

现在小病小痛的门诊费用是可以报销了,但是个人账户上的钱少了一大部分,那么自己掏钱的比例还是大了。

其实说白了就是,本来就是我的钱,结果你又帮我拿出来和别人一起分享了。

个人账户的使用范围扩大了

第三个大变化就是,个人账户的使用范围扩大了。

之前只能支付职工本人的医疗费用,改革后,将扩大到可以支付职工配偶、父母、子女的费用;过去只能支付定点医疗机构的费用,改革后将扩大到可支付在药店购买药品、医疗耗材、小型医疗器械的费用;同时还将探索用于配偶、父母、子女参加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等的个人缴费。

在之前,个人账户没有互助功能,就会出现年轻人、健康人群的个人账户沉淀很多钱,因为身体好用不上,而老年人、体弱人群账户上的钱不够用的情况。

如今个人账户使用范围扩大,就可以避免这种情况出现,甚至可以实现一人参保保全家!

听起来是不是很不错!?但是个人支配的钱少了,扩大范围有用吗?自己够不够用都是个问题。

还有一个很严重的问题,这属于医保卡外借吗?

在过去,医保卡外借一直是保险公司特别介意的一个点儿,因为涉及到程序问题,很多人因为医保卡外借导致投保无门。

如今医保卡直接开放给亲属使用,不管是买药还是门诊治疗,都会留下记录。那么能不能真正界定清楚,是谁治疗谁用药呢?保险公司是否又能去相信这个做法?

那么,这个变化会不会让保险公司对“医保卡外借”的限制放宽松呢?从而打开外借医保卡也能去投保的这个坎呢?

让我们拭目以待吧。

写在最后

那为什么会有这次改革呢?

因为随着医疗费用的高涨、老龄化的加剧以及报销待遇的提高,多地医保的统筹基金面临着“穿底”的风险!却有大量资金沉淀在个人账户之中,或是被滥用,这就导致医保的共济功能受到了严重制约!

没想到医保会“穿底”吧?所以,已经有了医保,还要买商业保险吗?

那是必须的!

而且,现在医保把钱都放在人们的小病小痛上了,那么大病可用的资金是不是更容易“穿底”?这时候就更加需要商业保险了。

更何况医保和商业保险是没有任何冲突的!打个比方:

如果说医保是内衣内裤,那么商业保险就是穿在外面的外套。一个在家的时候,穿着内衣裤可能就够了,但是我们只要出门就必须穿外套。

商业保险这件外套,保证你可以正常出门,甚至可以根据自身情况进行定制化搭配。

所以医保只是最基础的保障,要想全面覆盖风险,尤其是大病风险,还是要靠商业保险,如此才能给自己,给家庭带来最大的保障。



转载请注明:http://www.zbtongnian.com/hlyy/10872.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网站简介|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广告合作|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