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说,全身性化疗相关输液反应和全身

来源:医院护理部。

作者:1-14F血液内科阮佳音。

“张医生,7号4床王*首次使用紫杉醇静脉滴注,刚输了15分钟,出现了药物过敏反应,现在心率次/分,呼吸22次/分,体温39.0度,血压/mmhg,指氧饱和度在面罩6升/分给氧的情况下98%,患者畏寒寒颤明显,感胸闷,伴气促”。

主管医生马上到患者床边查看,观察了患者的症状,检查了患者的体征后,对主管护士说道,“这不是药物过敏反应,而是输注紫杉醇引起的输液反应”。“什么?输液反应?这是什么?”美小护内心充满了疑惑……

相信美小护的困惑同样也是其它护理人员的疑惑。“全身性化疗相关输液反应”和“全身性过敏反应”虽然临床表现类似,但输液反应可通过预处理方式,预防其发生,且轻、中度输液反应发生后,可以通过相应措施、症状控制后继续治疗;而过敏反应即使经过预处理,也无法避免其发生,且再次用药时其反应症状会加重。因此,不论初始症状的严重程度,过敏反应发生后通常不推荐再次使用。

所以,识别化疗中的输液反应和过敏反应,对患者后续的治疗有其重要意义!

全身性化疗相关输液反应:几乎所有化疗药均可能引起输液反应。“全身性化疗相关输液反应”是指不能用药物已知毒性解释的预期外反应,尽管这些反应常被称为“超敏反应”,但很多不含过敏成分,因此,使用输液反应这一术语更为恰当。最常引起输液反应的细胞毒性药物是紫杉烷类、铂类、聚乙二醇化多柔比星脂质体、门冬酰胺酶、丙卡巴肼、依托泊苷、博来霉素、阿糖胞苷及伊沙匹隆。

全身性过敏反应:与之相对的,全身性过敏反应是一种独特的反应,其被定义为一种由IgE介导的变态反应导致从全身的肥大细胞及嗜碱性粒细胞暴发性释放血管活性介质,从而引起的一系列症状和体征。一般来说,应用多数常规细胞毒性药物很少发生该反应,但铂类及紫杉烷类例外。

两者不同之处

输液反应的严重程度从轻微的皮肤瘙痒和潮红到危及生命的低血压和支气管痉挛。出现这些症状和体征应提示输液反应:发热及显著肌肉疼痛,大多数反应轻微,发生于用药过程中或给药1小时内,可见于首个疗程以及后续的任一疗程。

此外,输液反应更多见于以下患者:使用某种药物的多个周期后、既往对相同化学种类的药物发生过输液反应的患者、多种药物过敏史者。

过敏反应尽管与输液反应的症状部分重叠,但以下症状和体征高度提示全身性过敏反应:荨麻疹、反复咳嗽、喘鸣、咽喉发紧、声音改变,以及低血压等,而无发热。

处理

预处理用药以预防输液反应—预处理用药有助于预防和/或减轻输液反应的严重程度。对输液反应发生率较高的某些药物(如紫杉醇、卡巴他赛),推荐使用抗组胺药、糖皮质激素或两者联合使用进行药物性预防治疗。然而这些方案并不是能够完全预防其发生,因此,即使给予预处理用药,在所有化疗输注过程中及输注后仍应对患者进行持续监测,且一切复苏所需的医疗设备和物品确保随时可及。

轻至中度输液反应的治疗—应暂停药物输注,迅速完成患者气道、呼吸、循环及精神状态的评估。一旦症状缓解,以减慢的输液速度恢复药物输注,并密切监测。

全身性过敏反应及严重输液反应的治疗—严重输液反应或有任何全身性过敏反应特征(如全身荨麻疹、喘鸣、低血压及血管性水肿)的反应,需立刻识别,终止药物输注并立即使用肾上腺素及抗组胺药治疗。通常不推荐该药物的再次输注。

虽然输液反应和过敏反应存在本质上的区别,但有时两者可以互相转换或共存。也就是说,有些出现输液反应的患者,体内呈现出以肥大细胞或嗜碱性粒细胞活化为特征,预示可能进展为全身性过敏反应或伴有过敏反应。因而,护理人员在给予化疗药物的过程中,更应加强巡视、勤观察,正确识别症状与体征,并及时告知主管医生,及时处理。

参考文献:

Mariana,MD,Infusionreactionstosystemicchemotherapy.In:UpToDate,Post,TW(Ed),UpToDate,Waltham,MA,

赞赏

长按







































北京白癜风医学研究院
身上有得了白癜风怎么办


转载请注明:http://www.zbtongnian.com/hljj/1608.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网站简介|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广告合作|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