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豫能企业精准扶贫敲开陈恩艳一家幸福

白癜风治疗的有效医院 http://www.znlvye.com/m/
“妈妈,你看,那个亭子!”孩子出游兴奋的喊声,打断了陈恩艳的深思。“真没想到,还能满足孩子们出来到贵阳看看的奢望。”8月19日,陈恩艳带着一个10岁、一个6岁的儿子,乘坐黔西发往贵阳的G的高铁,听着列车内回荡的《贵州恋歌》出去的。“孩子们游贵阳的高兴劲甭提了,要多高兴有多高兴。这可是我享了企业精准扶贫的福哈!”陈恩艳所说的企业是贵州豫能投资有限公司,年8月,她被精准扶贫的该公司新田煤矿录用,成为一名国企员工。丈夫病魔夺命,留给柔弱女子万元的债款陈恩艳本有一个让人羡慕的幸福家庭。10年前,27岁的她和甘棠镇大锡村的村民王兴组建了家庭。婚后四年,两个可爱的儿子相继出生,在给家里增添欢乐的同时,也增加了家庭的生活负担。上抚老,下养小,陈恩艳夫妻俩经过盘算,决定女主内,男主外,把这个家经营好。陈恩艳,心细勤快,在家操持家务,照顾孩子和老人,把家打理的井井有条;丈夫王兴,头脑反应快,能吃苦耐劳,又老实稳重,在外包揽各种土方工程,生意越做越做越红火,家里收入富裕,小日子过得顺风顺水似的。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正当她的家庭迈上幸福之门的时候,她的丈夫王兴开始出现腹痛、发烧症状。“原以为只是普通的肠炎,没有太在意,在村里药店买点消炎药吃吃,就对付过去了,再往后他犯病的次数越来越多。”陈恩艳带有遗憾地说。年7月3日,陈恩医院作了检查,医院确诊为:直肠癌。听到这样的结果,陈恩艳惊愕一怔。“从医院回来后的那一晚,我感到天要塌了下来,蒙着被子整整哭了一个晚上。看着睡着的丈夫,下定决心:再难也要拼尽全力去救。”陈恩艳说。四年间,陈恩艳把大部分的时间和精力用在了求医问诊上,带着丈夫奔走于北京、上海、医院,专家挂号费、住院费、手术费、化疗费、医药费等各类费用清单一摞摞,每天成百上千的数字不停地在她眼前闪过,仅化疗一项每个月就需要4万多元。“后期的时候,需要放疗,一次6分钟、元。”陈恩艳说,家里没了收入,还得大把大把的花销,没办法只得卖掉了家里以前在县城的房子,借遍了身边所有能借的亲戚、朋友、邻居。陈恩艳耗尽家财,换来的却是丈夫病情的急剧恶化。在最后弥留之际,王兴拉着她的手说:“对不起,苦了你了!”丈夫的撒手人寰,留给她的却是多万元的外债。两个年幼的孩子需要花钱抚养成人,患有高血压的公爹需要照顾,脆弱、委屈、伤心、心酸,所有的情绪汇集到一起,陈恩艳放声大哭,瘫倒在地。坚毅而无路可走的她,只好到村委会求助。精准扶贫转机,被矿上招录敲开家里“幸福之门”村委会了解她的境遇后,帮她申请为“贫困户”,确定为“精准扶贫”对象。“去年8月7日那天,我正在家里做饭,天还下着小雨,接到新田煤矿人力资源部通知,说我被录取了,并安排面试上班。”陈恩艳难掩喜悦,在人生困难关头,只有高中学历务农的她,从没想过有一天能够到国企上班。新田煤矿隶属于河南能源化工集团贵州豫能投资有限公司,位于甘棠镇梨子村范围内。近年来,贵州豫能响应国家精准扶贫号召,帮助驻地企业周边贫困群众摆脱贫穷,将过去单一的资金帮扶逐渐转变为就业帮扶。根据企业发展情况,每年拿出一定数量的岗位,降低门槛招收当地文化水平不高、家庭收入低、就业困难的农民务工,根据他们的年龄、文化、身体等状况,安排就业岗位,并且优先选招当地建档贫困户人群就业。陈恩艳就是被新田煤矿按照公司的要求帮扶的其中一员。刚入职的情景,陈恩艳还历历在目。作为“精准帮扶“照顾对象的她,心里忐忑地来到矿人力资源部报到,“没有上过班,不知道自己行不行。”在人力资源部部长的引领下,她来到了新田煤矿党委书记、矿长王浣尘的办公室。一进去,王浣尘笑着问候她,给她倒了一杯水,让她瞬间紧张的心放松了下来。“孩子几岁了?”“矿上对你的情况非常重视,安排人力资源部多次询问,招录你到矿上就业,帮助你走出家庭困境,过上幸福生活。以前没干过不要紧,只要以后好好干就行!”陈恩艳紧张的手攥得生疼,一时间,感激地说不出一句话来。“考虑到她有两个年幼的孩子和老人需要照顾,矿上将她安排在瓦发电站工作,活不重,工作规律,这样既让她挣到工资的同时,工作之余照顾家庭。”该矿党委副书记郭济功介绍,随后,矿上安排专人帮她办理入职手续和食堂就餐卡。一步一个脚印,走出困境迈向精彩生活上班的第一天,“刚入门”的陈恩艳什么都不懂,看着别人忙上忙下,登记台账,做报表,她却什么忙也帮不上,有上进心的她着急得直冒眼泪。她相信,总会有改变的一天,不辜负企业对她的信任。“我不会我可以学,就一步一步踏踏实实干吧。”工作中,陈恩艳跟着经验丰富的师傅跑现场,查看瓦斯发电设备运行情况,遇到难题就请教领导和老职工,并利用空闲时间加强学习,钻研瓦斯发电机组的性能、操作原理和各种保护装置等技术知识。努力没有白费,付出就有回报。在来到瓦斯发电站的第二个月,陈恩艳领取到了人生的第一笔工资:元。她心里乐开了花,来到市场上,给孩子和老人每人买了一双鞋,肉,菜,还有生活用品。“我有能力养家了,只要努力,一切都会慢慢变好的!”陈恩艳工作劲头更足了,主动自学了《电工基础知识》《电工原理》等书籍,并在网上进行十几次的模拟考试,终于在去年10月份考取了高压电工证,不但技能水平逐渐提升,工资也比原来每月多开了元。家里有了稳定的收入来源,陈恩艳一家的生活逐渐改善,因丈夫看病欠下的债也慢慢减少,于是,她决定带着两个儿子游贵阳。“下一步,我打算写一份入党申请书,积极向党组织申请入党,更好地工作,为企业发展多作贡献。”陈恩艳说,是企业改变了我,改变了我的家庭,我会倍加珍惜这份工作,活出人生的精彩和幸福感。贵州日报当代融媒体记者李兰松通讯员张培军余昂高月翠编辑冯倩编审王淑宜

转载请注明:http://www.zbtongnian.com/hljj/11760.html

网站简介|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广告合作|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