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新闻我科学家发现儿童急性淋巴细胞白血
有个大新闻,
不是黑洞,
黑洞那一波已经到海滩上了!
中国医学专家找到ALL的靶点了!
这是多少患病小宝宝的福音啊!
中国科学家,你们好棒!
我科学家发现儿童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潜在治疗靶点
中国医学专家揭示了克服ALL耐药复发潜在的治疗靶点。 芊烨 摄
中国医学专家率先发现儿童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潜在治疗靶点
克服耐药、复发
儿童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是儿童最常见恶性肿瘤之一。
国家儿童医学中心、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上海儿童医学中心15日披露,该院特聘专家周斌兵教授团队与“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青年科学家项目”首席科学家段才闻副研究员团队通力合作,研究证实阻断ALL细胞的相关信号通路,能够显著提高ALL的化疗效果,这对临床后期开展ALL联合治疗具有重要意义。
据介绍,现阶段,中国儿童ALL的治愈率约为70%。患者对相关治疗药物的耐药,以及由此引起的复发,是治愈率难以提升的“瓶颈”。因此,如何破解儿童白血病耐药复发及其克隆演化机制已成为这一领域的研究焦点。
研究人员发现,化疗引起ALL细胞基因损伤,激活了相关通路,一系列机制后又在骨髓中形成保护残留白血病细胞的微环境,成为ALL耐药复发突变的基础。研究人员在阻断相关信号通路后,联合临床一线化疗药物,微小残留白血病细胞显著减少,ALL的化疗效果得以提高。该研究成果揭示了克服ALL耐药复发潜在的治疗靶点,为进一步提高中国儿童ALL治愈率奠定坚实的理论基础。这项最新研究成果在血液学国际权威学术杂志《Leukemia》上发表。
国际血液病权威专家、哥伦比亚大学癌症遗传研究所AdolfoFerrando教授高度肯定这项研究成果,并表示,ALL的耐药复发是世界性难题,阻断相关信号通路,提高ALL化疗效果具有非常重要的临床转化和治疗意义。
据透露,该项目已获得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以及子课题的联合支持。上海市转化医学协同创新中心主任陈红专教授科研团队全面参与本项研究,并表示,将支持这一科研项目的深化开展,期待能够早日实现技术转化,造福患者。
人类成功获得首张黑洞照片
人类史上首张黑洞照片新华社发(事件视界望远镜项目组供图)
黑洞质量为太阳的65亿倍处于万光年之外星系M87中心
黑洞,一个充满想象力的名词,一类真实的天文实体。
北京时间4月10日21时7分,世界上第一幅黑洞的照片终于在中国上海天文台会议室揭开了面纱。
与上海一样,全球其他5个城市(比利时布鲁塞尔、智利圣地亚哥、中国台北、日本东京、美国华盛顿)也都在同一时间公布了这张令天文学家兴奋的照片,宣布已经成功获得了超大黑洞的第一个直接视觉证据。
《天体物理学杂志通信》也于4月10日以特刊的形式,通过6篇论文发表了有关黑洞图像的这一重大结果。该图像揭示了室女座星系团中超大质量星系M87中心的黑洞。这个黑洞距离地球有万光年,黑洞的质量为太阳的65亿倍!
北京10天2次地震均属天然地震,二者无关联
据中国地震台网消息,4月14日,北京怀柔地区发生3.0级地震,震源深度19千米。此前,4月7日北京海淀区附近发生2.9级地震。中国地震台网中心研究员孙士鋐解释,从震源深度来看,两场地震均属自然地震,且不存在直接关联。对于两次地震间隔较短的问题,孙世鋐介绍,这符合北京地区平均每月发生2.0级以上地震大于等于2次的平均数范围。
我国自主研发无人潜水器“海龙Ⅲ”成功下潜
当地时间4月9日凌晨1:00,正在执行自然资源部中国大洋52航次任务的“大洋一号”船上,由中国自主研发的米勘查取样型无人遥控潜水器“海龙Ⅲ”在西南印度洋洋中脊龙旂热液口成功完成本站下潜任务,4天共计下潜3次,最长连续近底观测作业6个小时,采集大型底栖动物、洁净海水、底栖鱼类、深海沉积物等多种样品,进行了多种原位参数测量。
中国科研人员黑素细胞再生研究获进展
近日,江苏大学医学院博士研究生刘莉萍、医院教授郑允文、医院皮肤科教授李遇梅与中国科学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生物化学与细胞生物学研究所教授惠利健合作,揭示了患者诱导多能性干细胞(iPS细胞)来源的诱导黑素细胞在自体移植治疗中的潜能。相关研究成果4月9日在线发表于《细胞-通讯》。
长期以来,部分人群由于黑素细胞数量减少或功能缺失,产生色素脱失性疾病,如白癜风等疾病。传统的治疗方式通常较难获取足够数量、较高增殖活性并适合移植的黑素细胞。
此研究不仅首次揭示了iPS细胞由来的诱导黑素细胞在人体内的长期功能性维持状况,也为今后个体化细胞移植治疗提供了可靠的细胞源和治疗策略。
北京接通首个5G手机电话
4月9日晚,中国移动北京公司完成核心网设备NSA版本的升级,升级后核心网及IMS网络具备5G功能,完全支持5G终端的接入。
4月12日成功拨通中国移动北京公司首个5G电话。当天中国移动在北京5G试验网上,通过5G手机成功打通了第一个5G电话。本次通话使用4G现网升级的NSA核心网以及IMS网络,实现了不换卡不换号场景下5G手机间的通话,5G语音通话音质清澈。
去年12月工业和信息化部正式批复了三大运营商5G试验频段,中国移动获批2.6GHz和4.9GHz试验频段,开始推动包括网络、终端在内两个频段的产业成熟。
首例治疗不孕的三亲婴儿诞生
为避免母亲将线粒体疾病传给孩子,三亲生殖技术被开发出来。图片来源:SPL/GettyImages
一名希腊女性利用一种将3人DNA结合在一起的争议性技术产下一名男婴。这是治疗不孕症的首个此类临床试验。
这名男婴生于4月9日。母亲是一名32岁的女性,有多次试管受精失败和卵子质量差的历史。开展此项手术的希腊雅典生命研究所的研究人员称,母亲和婴儿都很健康。
该团队宣称他们正在创造医学史,但一些研究人员对利用这种技术治疗不孕症表示担忧,因为这并不是最初开发它的目的。相反,它是一种避免母亲将线粒体疾病传给孩子的方法。
该技术被称为纺锤形核移植,即来自母亲的细胞核被转移到细胞核被移除的供体卵子中。然后,供体卵子由来自父亲的精子受精,并被移植回母亲体内。由此产下的孩子将拥有来自父母的遗传物质和来自捐赠者的少量基因。利用这种技术诞下的第一个孩子于年出生在墨西哥,是一个男孩。他的母亲携带有利氏综合征的基因。这是一种致命的神经系统疾病,与线粒体中的基因有关。
据:科学网、中国科技网等
图片来自网络
编辑:壹壹
扫描转载请注明:http://www.zbtongnian.com/hlgc/731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