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现化疗药外渗,掌握这些应对技能不慌张

药物外渗是指药物漏出或渗入皮下组织,具有腐蚀作用的化疗药物外渗会引起组织坏死、腐烂,具有刺激作用的化疗药物可引起外渗部位感染、疼痛。一旦发生药物外渗,需及时进行处理,以减少病人的痛苦。

症状和体征

1.发疱性:严重,渗漏后可引起局部组织坏死。

药物:蒽环类(阿霉素、表阿霉素等)、抗生素类(柔红霉素、放线菌素D、丝裂霉素、光辉霉素等)、生物碱类(长春新碱、长春花碱、长春地辛、诺维苯等)、氮芥、胺苯丫啶、美登素等。

2.刺激性:中度,渗漏后可引起灼伤或轻度炎症而无组织坏死。

药物:卡氮芥、氮烯咪胺、足叶乙甙、威猛、链脲霉素、丙脒腙等。

3.非发疱性:轻度损害,无明显发疱或刺激作用。

药物:环磷酰胺、塞替派、氨甲喋呤、博莱霉素、氟脲嘧啶、阿糖胞苷、顺铂、米托蒽醌、门冬酰胺酶等。

注:静脉部位的疼痛或灼伤、红肿、不能回血、输液的性质改变,在不能肯定是其他原因所致时,任何一个这样的主诉或体征都应考虑为外渗的症状。

一般处理

有时,患者在输注当时并没有外渗的表现,而在之后却出现了红肿疼痛并有水疱。下面通过一个病例来展示笔者的处理方法。

患者男,78岁。诊断:1.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复发;2.脑膜白血病;3.类固醇性糖尿病;4.高血压病。

.06.21经左前臂浅静脉留置针输注盐酸伊达比星,局部无红肿外渗。

.06.24经左前臂浅静脉留置针输注长春地辛,局部无红肿外渗。

.06.28发现左前臂局部红肿,范围2.5cm*3.0cm,且表面见两个水疱。外渗伤口如下图所示。自诉左前臂阵发性触痛,NRS评分2分。予以局部予聚维酮碘消毒、喜疗妥软膏外涂处理。

.06.29责任护士评估时,发现局部水疱已破溃,红肿面积达5cm*6cm。

根据患者的病情(化疗后,粒细胞缺乏,合并感染),笔者建议改用藻酸银敷料+水胶体透明贴换药。

聚维酮碘消毒,待干后用生理盐水棉球清洗。局部用藻酸银敷料覆盖,外用水胶体敷料(视渗出情况选用溃疡贴或透明贴)固定,抬高患肢。如下图。

-06-30患者诉左前臂刺痛较前一天减轻。查体可见左前臂局部红肿减轻,触痛消失。伤口局部情况见下图。

-06-30复查血常规:白细胞计数0.1×/L,中性粒细胞百分比15.9%,淋巴细胞百分比55.7%,血红蛋白69g/L,血小板计数20×/L。CRP:C反应蛋白1.88mg/L。

-07-03,第2次换药,可见左前臂局部红肿范围缩小,创面新鲜,触痛消失。继续按第一次换药方法处理,改用藻酸银敷料+水胶体透明贴。患者自诉在用生理盐水清洁创面时尚有疼痛感觉。

-07-05,第3次换药。注意在去除藻酸银敷料前先用生理盐水湿润,然后再慢慢去除,可用无菌剪刀去除疱皮。本次换药方法及敷料同第2次。患者自诉在用生理盐水清洁创面时已无疼痛感觉。

-07-07,第4次换药。创面肉芽组织新鲜,中间尚有约0.5cm*1cm大小创面未愈合。考虑到患者皮肤出汗多,血小板低,如果单用水胶体敷料可能吸收渗液的效果欠佳。继续按上述方法换药。

预见该伤口在下次换药时将愈合。据患者所述,此前也经历过化疗药外渗,与上次相比,患者对本次换药的处理感到很满意。

紧急处理

如果遇到紧急情况,可按如下步骤进行处理:

1.立即停止药物推注或输注,保留注射针头;回抽残留的药物,回抽的血及液体量以3~5mL为宜;在渗漏部位皮下环形注射相应的解毒剂再拔针;

2.抬高患肢24~48h,避免局部受压,促进血液回流,减少局部组织肿胀;

3.根据所用的化疗药物进行热敷或冷敷或50%MgSO4湿敷;

4.疼痛剧烈者可用2%利多卡因mg或2%普鲁卡因2mL+地塞米松5mg局部封闭;

5.功能锻练:指导并鼓励患者进行合理的屈肘、握拳、外展、内旋运动,避免出现关节强直、肌肉萎缩等严重后果;

6.密切观察,外渗损伤溃疡一般3~10d发生,观察时间不得少于10d。

局部外敷的选用

1.冷敷

蒽环类抗肿瘤药、紫杉醇、氮芥等化疗药渗漏早期(24h内),局部首选冰敷,可减少渗出药物的吸收,灭活某些药物的局部破坏作用。同时,冰敷可减轻疼痛及对组织细胞的损害。

2.热敷

对于长春碱、长春新碱、长春花碱、长春地辛、长春瑞滨等药物在发生外渗后的24~48h内每天至少4次热敷,每次15~30min。局部加热可使血管扩张,促进药物分布和吸收,有助于药物在损伤部位的扩散,通常用于非DNA结合型药物外渗。

3.湿敷

长春新碱、柔红霉素、吡喃阿霉素、阿克拉霉素、表阿霉素、米托蒽醌、足叶乙甙外渗后(24h)可选用50%硫酸镁湿敷,以促进液体吸收。

解毒剂的选择

1.环磷酰胺、长春新碱、长春花碱、长春地辛、长春瑞滨、紫杉醇

局部注射透明质酸酶u+生理盐水2mL,透明质酸酶能够破坏组织中的透明质酸,从而使溃疡发生率减少了50%。

2.氮芥、顺铂、丝裂霉素、更生霉素、放线菌素

选择皮内/皮下注射硫代硫酸钠(其中丝裂霉素外渗可以局部涂抹二甲亚砜,可抑制炎症反应和预防组织坏死)。

3.蒽环类

首选解毒剂右丙亚胺、右雷佐生(已批准用于治疗蒽环类抗生素静脉注射给药时的外漏),此外并可局部涂抹二甲亚砜。

4.阿霉素、长春花碱、长春新碱

可局部注射8.4%碳酸氢钠5mL+地塞米松5mg,减少药物与DNA结合,减少炎症反应。

推荐阅读

四种「紫杉醇」:输注要点均不同

本文作者:医院董明芬

编辑:汪小鱼

题图来源:视觉中国

赞赏

长按







































如何正确去治疗白癜风
北京哪家医院的白癜风专科最好


转载请注明:http://www.zbtongnian.com/hlgc/352.html

网站简介|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广告合作|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