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癌患者化疗20余次,终究未能活下来,临

在从医的职业道路上,曾遇到过成千上万的患者,有那么几位始终让我记忆犹新,成为我坚定向前的动力,陆女士就是其中之一。

今天要讲的故事发生在四年前,对于cII,cIII期的胃癌患者,指南均推荐手术+辅助化疗,但针对不同的患者,那时我就有一个想法,我想尝试采用术后化疗+PD-1/PD-L1免疫治疗来提高晚期胃癌患者的生存率。

然而,由于工作繁忙,一直没能将这个想法付诸实践。

直到年,陆女士第一次走进我的诊室。

当时我还不知道这位患者将引导我朝着联合治疗的方向跨越出第一步。

年初,陆女士开始感到肚子不适,胃痛不止,在来到我的诊室后,我仔细询问了她的症状,感觉不妙,立刻给她安排了胃镜检查。

胃镜检查结果显示,陆女士胃中部靠近小弯的位置有一个深凹的溃疡灶,大概有2公分,几日后病理报告提示:大网膜结节见腺癌组织转移。

第一次PET-CT结果

为了进一步确认转移情况,即刻做了全身PET-CT,检查结果令我们倍感痛心,除了胃周多发淋巴结转移,大网膜转移,还有肝左叶多发转移,这样的结果,无疑是给患者宣判了死刑。

在和患者及家属深度沟通后,他们一致表示,尽最大的可能患者治疗,哪怕多活一天,他们也愿意。陆女士说,她还没有看到儿子结婚生子,很多想做的事情还没有去做,不想这么快离开。

在专家组讨论后,我们迅速制定了治疗方案:首先进行术前辅助治疗,待符合手术条件,就进行局部切除胃癌根治术,术后根据具体病情再进行化疗。

术前辅助治疗是为了消灭远端转移的病灶,缩小胃周转移,为胃癌根治术创造条件,也可以为术后的化疗提供参考。

在接受了4次术前治疗后,患者再次入院,又一次进行了PET-CT全身评估,结果比之前明显有好转,胃体大弯侧、胃周淋巴结较之前体积明显减小,原来肝左叶多处转移的地方,病灶也消失了,化疗起到了很好的作用,现在已经具备了手术条件。

我们立刻为陆女士安排了胃部分切除手术,并进行了胃淋巴结清扫术和复杂肠黏连松解术,手术非常顺利,第一关算是闯过去了。

接下来就是术后治疗,同术前一样都采用免疫+化疗联合用药的方式。为了预防术后复发转移,陆女士前前后后进行了20多次化疗,不断耐药又换药,唯一支持她坚持下去的是家人的支持和渴望活下去的信念。

曾经,我也不断思考,胃癌晚期患者治疗的意义在哪里?我能为这部分患者做哪些努力?

而陆女士对生的渴望让我明白,我们为患者延续的生命可以用数字衡量,它可能是1年,2年......但对于患者来说,生命的价值不仅仅是数字,还有未完成的遗憾,未看到的幸福,未感受过的世界......

所以,在临床中我也开始着重注意胃癌患者术后化疗联合免疫治疗的疗效,从目前的结果来看,对小部分cII,cIII期的患者是有意义的。

21年,在疫情的冲击下,很多患者都无法按时到院复查,陆女士也被波及,家中隔离那段时间,她的身体每况愈下,短短2个月的时间,生命迅速被消耗,再次来到门诊复查时,她已经瘦的皮包骨,我几乎没有认出她,复发的肿瘤已经转移至全身,回天乏力了。

当她快要走到生命的尽头时,笑着对我说:“张医生,谢谢你,这两年我看着儿子结婚生子,看着小孙女呱呱坠地,我已经知足了。”

陆女士走后,她家里人还专程到门诊感谢我,这让我意识到,作为医生,虽然我无法挽救每一个生命,但我愿意为每一个生命带来希望和延续,也希望患者能够信任我们,我们一起共度难关。

现在,我发起的《抗PD-1斯鲁利单抗联合DS-1VS.DS-1术后辅助治疗PD-L1+/EBV+/dMMRIIIC期胃或胃食管结合部腺癌疗效与安全性的前瞻性、随机对照探索性临床研究》想更好的去观察免疫治疗和单纯化疗的疗效对比。

该项研究已经得到上海交通大医院伦理委员会的审查和批准,试验还在进行中,参加本临床研究需要符合下列条件:

1.患者自愿加入本研究,签署知情同意书

2.≥18周岁,≤75周岁,男女皆可

3.存在经过组织学确认的,未接受过治疗的胃癌或胃食管结合部(GEJ)癌,且组织学检查证实主要为腺癌的IIIb及IIIc期胃癌。

4.ECOG评分:0~1

5.术后胃癌标本生物标记物检测提示:PD-L1+CPS≥5//EBV+/dMMR

6.术前未接受过针对胃癌的抗肿瘤治疗,包括化疗、靶向、免疫及局部放疗

如您或您的亲友有可能符合上述条件,可以为他们争取一个机会。



转载请注明:http://www.zbtongnian.com/hlgc/11815.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网站简介|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广告合作|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