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献阅读植入式静脉输液港注射座外露的临床

与其他中心静脉通道相比,植入式输液港置管成功率高,完全植于体内并发症发生率低,已成为国内很多医学中心肿瘤患者化疗的首选通道。

输液港注射座外露是输液港术后并发症之一,虽然发生率低,据文献报道,约为0.55%~2%[1-2],仍值得重视。重庆医院的专家对12例输液港注射座外露的乳腺癌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探讨在规范护理及严密监测的基础上继续使用输液港的临床处理方法[3]。本文摘录重点内容如下。

资料与方法

一般资料

年1~12月期间该科有例乳腺癌患者植入了静脉输液港进行化疗,其中12例患者发生了注射座外露。12例患者均为女性,左侧乳腺癌6例,右侧乳腺癌4例,双侧异时性乳腺癌2例。患者安置输液港前一般情况良好,无免疫功能低下等相关基础疾病,预置管部位无皮肤软组织感染,无凝血功能异常等。患者采用的化疗方案包括TAC方案(多西他赛+多柔比星+环磷酰胺)9例,TC方案(多西他赛+环磷酰胺)1例,NP方案(长春瑞滨+顺铂)2例;3例手臂输液港注射座外露者均由健侧上肢贵要静脉穿刺并植入输液港注射座,9例胸壁输液港注射座外露者均由健侧颈内静脉穿刺并在胸壁植入注射座;皮下囊袋厚度约0.5~1cm;输液港注射座总留置时间为94~d。

输液港注射座外露后的临床处理方法

发生输液港注射座外露时应停止使用输液港,给予二次缝合、更换置入位置等处理,待伤口完全愈合后方可再次使用,或者直接取出输液港。本组患者中,1例胸壁港因注射座从囊袋脱出而拔除输液港,经过局部消毒处理后,伤口愈合良好。2例患者因为输液港囊袋切口位于注射座正上方,切口张力大难以愈合,导致注射座外露,伴切口周围红肿且有少许脓液,与患者沟通后重新选择囊袋安置注射座。9例患者注射座外露后,周围皮肤无红肿、渗血渗液、化脓等感染症状,由于皮肤破损周围结痂血供差,无法进行二次缝合,与患者沟通并告知输液港注射座外露后继续使用的风险,将注射座外露后的输液港视作PICC,按照PICC标准维护流程进行护理,使用专用维护手册进行登记,每周返院维护1次,如果局部发生红肿、渗血渗液、疼痛等及时返院处理。

以上11例乳腺癌患者发生输液港注射座外露后,经医护人员评估及处理,继续使用时间为61~d。注射座外露后继续使用过程中无局部及全身感染,未发生注射座感染、破损、翻转等并发症,化疗疗程结束后按计划行输液港取出术,注射座伤口愈合良好。

讨论:输液港注射座外露的原因

输液港囊袋皮肤张力过高或者囊袋感染是输液港注射座外露的主要原因之一。其他可能造成输液港注射座外露的原因还包括:

1.胸壁输液港注射座植入部位位于锁骨下窝的皮下组织内,易受牵拉造成移位;

2.囊袋周围血液循环变慢,皮肤弹性降低;

3.植入输液港后出现排异反应;

4.局部皮肤放射治疗史。

本组患者中,有2例胸壁输液港注射座外露者皮下脂肪少,皮肤弹性差;3例手臂输液港注射座外露者为皮肤过敏体质;2例异时性双侧乳腺癌患者均有胸壁放射治疗史。手术者术中制作囊袋的大小、缝合技术的选择也与切口愈合关系密切。本组患者中,有2例胸壁输液港注射座与静脉导管连接处在皮下放置不当,导致连接处皮肤突起;2例输液港注射座囊袋切口在注射座正上方,切口张力大,愈合不佳,从而发生伤口裂开。因此,制作皮下囊袋时应注意大小、皮瓣厚度及位置等重要参数。

小结

输液港注射座一旦暴露,导致系统与体外相通,增加了导管相关性感染的风险。输液港注射座外露重在预防。

置入手术中应注意:

选择合适的囊袋位置,避开放疗区域;囊袋上方确保有一定的皮下厚度;选择合适的囊袋大小和深度,切口不要位于注射座正上方及连接锁扣上方,减少皮肤张力

在输液港留置期间应注意:

日常护理中严格执行无菌操作;定期更换无损伤针;输液港植入后,需待伤口完全愈合才可以淋浴,淋浴时切勿用力擦洗囊袋周围皮肤组织,日常保持输液港周围皮肤干燥;穿脱衣服时避免衣领对囊袋皮肤的摩擦;避免颈部、胸部和上肢的剧烈运动等。

往期精彩

鞘内药物输注系统(IDDS)在难治性癌痛中的应用

文献阅读

贝伐单抗对输液港植入术后

伤口愈合作用的文献汇总

文献阅读

腹腔输液港应用文献汇总

长按指纹识别

转载请注明:http://www.zbtongnian.com/hlgc/11105.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网站简介|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广告合作|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