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发现早治疗,是预防肺癌的关键手段这些
根据病理学的不同,肺癌可以分为小细胞癌、鳞状上皮细胞癌、腺癌、大细胞癌等,其中大细胞癌较为少见,但其后果也不容忽视。一个案例带你了解大细胞肺癌。
刘先生今年已经67岁了,一直有吸烟的习惯,虽说有咳嗽、痰多的症状,但一直没放在心上,直到今年3月在我院查体时,发现右肺下叶结节,因咳嗽、痰多、咳,回医院做CT,见右肺下叶后段磨玻璃结节,较前变化不大,最大径约1.3cm,可见血管穿行及小空洞影,完善检查未提示转移灶,纵隔及肺门淋巴结穿刺活检均无异常,术后与大细胞肺癌一致,各切缘均未见癌成分,淋巴结清扫未见癌转移,基因检测无突变,诊为大细胞肺癌一期(pT1bN0M0IA期)。
由于刘先生本身比较抗拒手术,住院后,根据三大常规、肝肾功、心电图、肝肾功、心电图等指标检查后,排除了化疗的禁忌,经多学科会诊,可耐受化疗,从年4月起,患者采用依托泊苷+卡铂化疗,每周期先给予依托泊苷静注再给予卡铂,化疗分三天。刘先生问他为什么一天内不能全部用完?我说:“你的年龄较高,如果把药物集中在当天,会引起明显的呕吐和骨髓抑制反应。依靠泊苷分次给药,相当于延长了治疗的时间,增加了抗肿瘤的作用,也就是说,我们的治疗量没有太大的改变,希望一天的治疗量不会对病人的器官造成太大的影响,而且术后两天服用卡铂的剂量也会比第一天少。”
两个疗程后,刘先生进行了颅脑磁共振、颈胸腹盆CT检查,均未发现复发和转移,肿瘤标志物下降,病情基本稳定,但有二度骨髓抑制现象,经注射重组人粒细胞刺激因子后,血液常规得到改善,在第三周期化疗之前,血液常规正常,并进行了化疗后预防性升白,在完成两周期化疗后,患者未再出现骨髓抑制。
但刘先生接受依托泊苷+卡铂的治疗,出现了骨髓抑制、胃肠道不适等不良反应,化疗一周后出现呕吐、腹痛、乏力、血小板、中性粒细胞下降等症状,化疗后做了血常规、凝血常规、电解质检查,选择给刘先生口服护胃止吐药和升血小板治疗,同时还要配合静脉输液等辅助治疗,以免出现电解质紊乱。
到年5月,刘先生在本院成功地完成了四个疗程的依托泊苷+卡铂的治疗,在此期间,患者的咳嗽、咳痰症状都有所好转,偶尔出现轻微的呕吐,但三大常规、凝血常规、电解质、生化、肝肾功等指标均无明显变化,生活质量也没有受到显著的影响,复查颅脑磁共振、颈胸腹盆CT检查均无复发、无转移,肿瘤标志物也正常,病情平稳。
发生肺部癌症,多数可在医生的帮助下选择外科手术、放化疗、药物等办法治疗,因此发现大细胞肺癌的患者也不必慌张,做好早期治疗和复查,保持良好的心态,同时避免熬夜,多运动,多看书,多运动,生活也不会受到太大影响。#医生讲肺癌#
转载请注明:http://www.zbtongnian.com/hlgc/1099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