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要对癌症过度治疗院士坦言要想办法提高生
医学界流传着一种说法:所有癌症死亡患者中,有1/3是被吓死的,1/3是被治死的,1/3是真正死于癌症,其中,“治死”是指不恰当的治疗,“过度治疗”就是其中的典型,在癌症治疗中,过度治疗非常普遍。
医学界流传着一种说法:所有癌症死亡患者中,有1/3是被吓死的,1/3是被治死的,1/3是真正死于癌症。其中,“治死”是指不恰当的治疗,“过度治疗”就是其中的典型。
在癌症治疗中,过度治疗非常普遍,可能让患者“雪上加霜”,加重身心负担,降低生活质量,贻误治疗时机,甚至因此送命,其带来的危害甚至可能大于癌症本身。
什么是过度治疗?
肿瘤的“过度治疗”,是对肿瘤病人所做的一些没有必要、无益的治疗。比如,有的晚期肿瘤病人,已经多处转移扩散,没有手术机会,如果没有出现危及生命的并发症如梗阻、大出血等,则手术无益;
有的病人经过多周期化疗后,骨髓功能严重受抑,部分脏器功能受损,身体极度虚弱,此时再强行化疗则会增加痛苦,加速死亡;有的病人由于过度放疗引起的后遗症,往往难以逆转,生活质量大大降低。
过度治疗包括过度手术、过度放疗、过度用药、过度护理等,而且过度的治疗也有可能会损伤正常的组织,引起并发症,甚至医疗机构或医务人员违背临床医学规范理论准则,不能正确为患者提供诊疗价值,增加医疗资源的消耗。
过度医疗的判定准则是什么?
一般来说,对过度医疗判定的基本准则是:对病人的诊疗总体上是趋好还是伤害,在治疗中,要看医生的目的何在,治疗是否产生预防作用,是否减轻了病人的痛苦,是否能延长病人的寿命。
另外有两个附加条件是:病人的经济能力是否能承受,病人的心理是否能承受,治疗中是否能体现病人的权利。
癌症治疗谨防过度治疗
靶向药过度治疗
靶向药是十分精准的肺癌治疗手段,选择靶向药时应根据患者的基因检测结果,这样最有助于控制病情,如果一代靶向药耐药以后,可以做基因检测选择下一线治疗方案,谨慎在一代靶向药之间选择轮换药物,耽误病情进展。
避免过度放化疗
要根据自己的病情与转移情况,有转移和没有转移放化疗的疗程是不一样的,不要以为放化疗做得越多越保险。
要看明白化疗药的说明书
要看明白化疗药的说明书,化疗药一般是要根据患者身高体重限定最大的耐受量,如医生的化疗方案用药超过了耐受量就是过度治疗。
不能接受手术的患者
对于某些病期较晚的患者,或者由于种种原因不能接受手术或放疗的患者,接受内分泌、免疫、化疗、中药等全身治疗,有助于控制病情进展,“带瘤生存”,提高机体生存质量。
尽量避免过度治疗,肿瘤虽可能缩小,但患者体质往往迅速下降,反而在过度治疗中加速了死亡。
如何避免癌症过度治疗?
1、制定双向的诊治规范
制定双向诊治规范除了确定“该做什么”之外,还应规定“不该做什么”,明确哪些医疗行为不应发生,一旦发生就可以认定为过度治疗。
这种双向规范将能更明确地对癌症的过度治疗进行界定。
2、树立正确治疗理念和预期
癌症目前仍是医学界的难题,大多数晚期癌症要想治愈仍不现实,但很多癌症可以通过规范治疗,延长生存期,提高生活质量,甚至变成慢性病,实现长期生存。
确诊癌症后,患者一方面不要对治疗抱有过高的预期,整天想着碰到“神医”、“神药”;另一方面,要相信科学,树立信心,确定合适的治疗方案后,充分信任并全力配合医生实施治疗。
3、转变癌症治疗的伦理观念
首先,应转变以牺牲器官求生存的治疗理念,在癌症治疗中应大力发展微创手术和“量体裁衣”,以提高患者的生存率、保证患者生存质量。
其次,随着医学科学的发展,一些癌症“早期发现,早期治疗”的观点现在看来未必正确。
归根结底,医生和患者的目标是一致的,都是为了更好的延续患者的生命,所以最重要的还是要相信医生,与医生充分沟通,找到适合自己的治疗方式,接受规范的治疗,才能尽最大可能地提高大家的生命质量。
转载请注明:http://www.zbtongnian.com/hlgc/1001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