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疗危险的求生路
面对鲜活的生命的逝去,怎样的言语都是苍白的。
患者37岁女性,两个学龄孩子的母亲。因发现皮肤黏膜瘀斑三天,医院求诊,检查血常规提示血小板低,但血涂片镜检发现原始细胞。于是立即被收住入血液病科。经全面专科检查,不幸确诊为AML-M2a。于是立即开始了唯一可以选择的化学药物治疗。所幸一个诱导缓解疗程即获得了临床缓解。随即开始的是一次次化疗,以及伴随的粒缺期感染、低血小板出血等危险期。凭借着不到四十青壮年期的体质以及家庭不遗余力的照顾支持,近半年时间内,先后接受了八次化疗,一次次输注抗生素、血制品、升白促红促血小板以及碱化、水化血液保护肝肾功能等药物。在经历了数次病危状态后,实实在在按标准治疗规程完成了所有治疗。按医生的说法,病人及家属的依从性,以及相关资料和检查结果提示,患者很有可能获得比较长时间的无病生存期。然而,当患者完成最后的治疗,带着获得重生的喜悦收拾东西离开病房的时候,或许没有意识到,她身体的造血系统已经在化疗药物的反复摧残下几乎彻底被破坏了。
医院仅仅半个多月,我再次听到了她住院的消息。却不是需要回血液科病房接受治疗,而是在急诊科抢救。或许是一次小的感冒,也或许是不慎的碰撞,患者出现脑出血。初期似乎出血量不大、部位也不致命,然而,即使在急诊病床、即使立即进行了多方面的抢救,两天后,那条顽强的曾经多次战胜死神的生命还是离开了。
很多接受化疗的白血病患者都可能有一种意识和误解,认为接受化疗的次数越多,离疾病的治愈越近,自己的身体应该也越好啊。殊不知在每次化疗后,身体内的白血病细胞可能越来越少,同时自身造血系统也已经越加残破。所谓西医化学治疗白血病所提议的化疗强度、周期以及次数的建议,是以患者所能承受、维持生存状态的限度为基础提出制定的。通俗讲,之所以如此治疗,是因为患者只能承受如此强度的治疗,再加强就要命了!而不是需要如此治疗才能治愈,不是如此治疗就能治愈!经历九死一生的化学治疗,患者所能获得的仅仅是不长的无病生存期。
赞赏
转载请注明:http://www.zbtongnian.com/hlzy/9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