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疗常见的副反应2
传统肿瘤治疗中,大家常听说的就是化疗了。很多人不仅“谈癌色变”,也常常“谈化疗色变”,似乎化疗给大家的印象就是脱发、呕吐、乏力、耐受不佳等等。今天,我们给大家谈谈常见的化疗副反应。
恶心、呕吐
化疗药物引起恶心、呕吐等不适是非常常见的,随着化疗次数的增加,发生的频率及程度也会加重,是患者最恐惧的不良反应之一。适当的应用止吐药物会缓解症状,保证治疗的顺利进行。我科常用的止吐药物有阿瑞匹坦(意美)、昂丹司琼、格拉司琼、地塞米松、甲氧氯普胺等,通常联合使用效果更好。对于极高度致吐的药物如顺铂,多种药物联合,预防性止吐的效果更好。
便秘
许多化疗药物会引起胃肠道平滑肌应激性下降,胃肠道蠕动减弱。抗呕吐药物也会引起一定程度的便秘。另外化疗期间饮水、含纤维素食物的摄入不足也会引起便秘。化疗期间,适当的多饮水、多食含膳食纤维的食品,适当活动有助于减少便秘的发生。必要时也可以预防性服用通便药物。
骨髓抑制
大多数化疗药物会出现不同程度的骨髓抑制,通常表现为白细胞、血小板减少,血红蛋白减少也可见,通常不明显。化疗后平均10-14天程度最重,之后可逐渐恢复。根据程度不同分为0至IV度。在阅读血常规化验单时,具体数值可参考下表:
II度以上为化疗禁忌,需要处理后恢复至I度或0度才可以行化疗。
脱发
脱发并不影响治疗,然而会影响外观形象,会对心理造成比较大的压力。常见的致脱发的药物有依托泊苷、紫杉醇、阿霉素等,脱发的程度不仅与药物种类有关,还与药物的剂量以及化疗时间长短有关。可以在用药前咨询医护人员所用药品是否会脱发。建议用药前剪短发,提前备好假发等措施。请记住脱发并不是永久性的,通常在化疗开始后2-3周出现,化疗结束后1-2个月头发重新长出,最终还会恢复到原来的状态。
肝肾毒性
肝脏肾脏都是药物在体内代谢的主要场所,化疗药物、抗生素、止痛药甚至中药都有可能会造成不同程度的肝肾功能损伤。在肿瘤治疗过程中,需要定期监测肝肾功能、尿常规等指标,同时要避免劳累,保证营养和水的摄入。通常都会用一些保肝护肾等辅助药物来减轻肝肾毒性。
皮肤黏膜毒性
药物可能会导致口腔炎、黏膜炎等。比较严重但少见的的卡培他滨导致的手足综合征,可以口服大剂量的维生素B6来预防。培美曲塞、大剂量的甲氨蝶呤需要同时用不同剂量的叶酸行处理。靶向药物导致的皮肤黏膜损伤也比较常见,需要保持患处清洁,对症处理。
化疗药物还有可能造成其他器官组织的损伤,如肺毒性、心脏毒性、生殖毒性等等。比较典型的如博来霉素相关的肺毒性、紫杉醇相关的心脏毒性、伊立替康相关的延迟性腹泻等等,还有各种药物都有出现过敏的可能。目前医疗水平还没有达到完全避免副作用的程度,但各种辅助药物的应用大大减轻了副作用,提高了化疗的舒适度。在用药之前了解药物常见的副作用,可以使患者对治疗反应有一定的心理预期,提高对各种副反应的警惕,达到对自身的情况更好管理的目的。
作者简介:
公小蕾,女,医学博士。年毕业于清华大学附属北京协和医学院,医院工作至今。从事包括胃癌、结直肠、胰腺癌、食管癌、肺癌、头颈部肿瘤等实体瘤的综合治疗。年医院进修肺癌、乳腺癌、结直肠肿瘤等综合治疗。
关于我们
医院肿瘤内科
医院的肿瘤内科,拥有高水平的医教研队伍,致力于实体肿瘤的诊断和药物治疗,在复杂疑难肿瘤诊治方面经验丰富,可为广大肿瘤患者提供最高水平的诊疗服务!
转载请注明:http://www.zbtongnian.com/hlzy/85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