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张图记住哪些化疗药是细胞周期特异性
在序贯化疗中,一些增殖较快的肿瘤,如绒癌、白血病等,处于增殖期的细胞较多,通常先采用细胞周期特异性药物(CCSA)杀灭周期敏感细胞,之后再用细胞周期非特异性药物(CCNSA)杀灭其他各期的肿瘤细胞。
对于增殖较慢的肿瘤,通常先给予CCNSA,大量杀灭肿瘤细胞,使其总数减少,驱动更多的G0期细胞进入增殖期,继而给予CCSA以杀伤重新进入增殖周期的细胞。
那么到底哪些药物属于CCSA?哪些药物属于CCNSA呢?
前几天,肿瘤时间()的文章「化疗药太多记不住?1张表搞定!」为大家介绍了常见化疗药及其主要副作用的记忆方法。
今天,我们将为大家介绍:如何记住化疗药是CCSA还是CCNSA。
简单回顾一下细胞周期为了方便理解,我们先来复习一下细胞周期。整个细胞周期可分为DNA合成前期(G1期),DNA合成期(S期),DNA合成后期(G2期)和分裂期(M期)。
G1期,细胞主要合成除DNA以外的有丝分裂所需的物质,包括一些核糖体、蛋白质等;
S期,细胞主要完成DNA的合成和复制,同时,为了形成方便DNA复制的结构,通常需要拓扑异构酶的协助;
G2期,细胞继续合成有丝分裂所需物质,包括微管等;
M期,在微管等的作用下,细胞由一个母细胞分裂成两个子细胞。
细胞周期特异性药物由于S期是DNA合成的主要时期,M期是细胞分裂的主要时期,因此大多数CCSA都针对于这两个时期。
S期特异性药物
抗代谢类药物,包括抗叶酸类、抗嘌呤类、抗嘧啶类,作用机制主要为抑制DNA合成;一些植物类药物,包括喜树碱类、依托泊苷、替尼泊苷等(具体分类方法见文章「化疗药太多记不住?1张表搞定!」),作用机制主要为抑制拓扑异构酶,因此均属于针对S期的CCSA。
G2期特异性药物
博来霉素作用机制主要为破坏DNA结构(在S期DNA合成之后),因此属于针对G2期的CCSA(其也可作用于S期晚期,但对于G2期的作用更显著)。
M期特异性药物
部分植物类药物,包括长春碱类和紫杉类,作用机制主要为抑制微管发挥作用,因此属于针对M期的CCSA。
细胞周期非特异性药物烷化剂可以使DNA双链之间形成非常紧密的结合,导致DNA无法完成复制、转录和翻译等过程,因此对细胞周期的各个阶段皆可产生影响,属CCNSA。
蒽环类药物可以通过多种机制影响细胞周期的各个阶段,也属CCNSA。
那么具体哪些药物属于CCSA?哪些药物属于CCNSA?记住下图即可掌握。
推荐阅读化疗药太多记不住?1张表搞定!
肺癌引起的顽固性低钠血症,该如何处理?
编辑:汪小鱼
图片来源:Shutterstock
来啊
向肿瘤君提问
赞赏
转载请注明:http://www.zbtongnian.com/hlzy/35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