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疗病人如何防治便秘
便秘是肿瘤化疗病人常见的并发症,据文献报道其发生率约为43%。便秘使体内代谢产物不能及时排出体外,肠内毒素被吸收引起机体自身中毒,可出现全身不适、烦躁不安、恶心、腹胀、食欲下降及失眠等症状。临床上这些症状常不能引起医护人员重视,以致增加了病人的痛苦,影响了病人生活和治疗的信心,甚至不能使化疗顺利进行。因此,有效预防便秘是必须重视的。
1
什么是便秘
便秘是临床常见的复杂症状,而不是一种疾病,主要是指排便次数减少、粪便量减少、粪便干结、排便费力等。必须结合粪便的性状、本人平时排便习惯和排便有无困难作出有无便秘的判断。一般每周大便次数≤2次。如超过6个月即为慢性便秘。
2
便秘的危害
1、胃肠神经功能紊乱:便秘时,粪便潴留,有害物质吸收可引起胃肠神经功能紊乱而致食欲不振,腹部胀满,嗳气,口苦,肛门排气多等表现
2、形成粪便溃疡:较硬的粪块压迫肠腔使肠腔狭窄及盆腔周围结构,阻碍了结肠扩张,使直肠或结肠受压而形成粪便溃疡,严重者可引起肠穿孔。
3、患结肠癌:可能是因便秘而使肠内致癌物长时间不能排除所致,据资料表明,严重便秘者约10%患结肠癌。
4、诱发心、脑血管疾病发作:临床上关于因便秘而用力增加腹压,屏气使劲排便造成的心、脑血管疾病发作有逐年增多趋势。如诱发心绞痛,心肌梗塞发作,脑出血,中风猝死等。
5、引起肛肠疾患:便秘时,排便困难,粪便干燥,可直接引起或加强肛门直肠疾患。如直肠炎、肛裂、痔等。
6、易使妇女发生痛经,阴道痉挛,并生产尿潴留,尿路感染等症状。
7、影响大脑功能:便秘时代谢产物久滞于消化道,细菌的作用产生大量有害物质,如甲烷、酚、氨等,这些物质部分扩散进入中枢神经系统,干扰大脑功能,突出表现是记忆力下降,注意力分散,思维迟钝等。
3
化疗期间便秘的防治
1、建立正常排便习惯
(1)养成良好的排便习惯,每日定时排便,形成条件反射,建立良好的排便规律。有便意时不要忽视,及时排便。排便的环境和姿势尽量方便,免得抑制便意、破坏排便习惯。
(2)避免排便习惯受到干扰:由于精神因素、生活规律的改变、长途旅行过度疲劳等未能及时排便的情况下,易引起便秘。
2、改善饮食结构
(1)建议病人每天至少喝6杯毫升的水,进行中等强度的锻炼,并养成定时排便的习惯(每天2次,每次15分钟)。睡醒及餐后结肠的动作电位活动增强,将粪便向结肠远端推进,故晨起及餐后是最易排便的时间。
(2)避免进食过少或食品过于精细、缺乏残渣、对结肠运动的刺激减少。多食富含纤维素的食物。
3、劳逸结合,缓解精神压力
合理安排生活和工作,做到劳逸结合。适当的文体活动,特别是腹肌的锻炼有利于胃肠功能的改善,对于久坐少动和精神高度集中的脑力劳动者更为重要。
4、药物辅助
阿片类止疼药物的应用是癌症相关性便秘最主要的原因,其机制是结肠回肠不产生推进性的运动,导致大便在直肠内运动时间延长和水分过度吸收而产生便秘。病人对阿片类药物导致的便秘耐受较慢,所以需要缓泻药物同步治疗
(1)容积性泻剂主要包括可溶性纤维素(果胶、车前草、燕麦麸等)和不可溶性纤维(植物纤维、木质素等)。容积性泻剂起效慢而副作用小、安全,但不适于作为暂时性便秘的迅速通便治疗。
(2)润滑性泻剂能润滑肠壁,软化大便,使粪便易于排出,使用方便,如开塞露、矿物油或液状石蜡。
(3)盐类泻剂如硫酸镁、镁乳,这类药可引起严重不良反应,临床应慎用。
(4)渗透性泻剂常用的药物有乳果糖、山梨醇、聚乙二醇等。适用于粪块嵌塞或作为慢性便秘者的临时治疗措施,是对容积性轻泻剂疗效差的便秘病人的较好选择。
(5)刺激性泻剂包括含蒽醌类的植物性泻药(大黄、弗朗鼠李皮、番泻叶、芦荟)、酚酞、蓖麻油、双酯酚汀等。刺激性泻剂应在容积性泻剂和盐类泻剂无效时才使用,有的较为强烈,不适于长期使用。蒽醌类泻剂长期应用可造成结肠黑便病或泻药结肠,引起平滑肌的萎缩和损伤肠肌间神经丛,反而加重便秘,停药后可逆。
(6)促动力剂莫沙必利、伊托必利有促胃肠动力作用,普卢卡比利可选择性作用于结肠,可根据情况选用。
胸外科二病区
全体医护人员
祝您早日康复
赞赏
转载请注明:http://www.zbtongnian.com/hlzy/108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