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动脉化疗栓塞术
原发性肝细胞癌(hepatocellularcarcinoma,HCC,以下简称肝癌)是起源于肝细胞的恶性肿瘤。在中国,85%~90%是在肝炎后肝硬化的基础上发生。肝癌90%以上的血供来源于肝动脉,而正常肝组织血供主要来自门静脉。用加入化疗药物的栓塞剂栓塞肿瘤供血动脉,称经导管的肝动脉化疗性栓塞(transcatheterarterialchemoembolization,TACE)。这种治疗方法一方面阻断肿瘤血供,同时在肿瘤局部聚集高浓度的化疗药物,对肿瘤细胞发挥最大限度的杀伤作用。
TACE的适应证
(1)外科手术不能切除,或虽能手术切除,但患者不愿接受手术的肝癌病灶;(2)巨块型肝癌,肿瘤占整个肝脏的比例70%;(3)多发结节型肝癌;(4)肝癌手术前的减瘤治疗,以降低肿瘤分期,为手术切除创造机会;(5)肝功能Child-Pugh分级A、B级;(6)门静脉主干未完全阻塞,或虽然门静脉主干完全阻塞,但肝门有较多代偿性侧支血管形成;(7)外科手术失败,或切除术后复发的肝癌患者;(8)肝癌破裂出血及肝动脉-门脉静分流造成的门静脉高压出血;(9)肝癌切除术后的预防性肝动脉灌注化疗;(10)肝癌肝脏移植术后复发。
介入术前准备
1.影像检查:目前超声、CT、MR动态增强检査是明确肝癌诊断的主要手段。
2.实验室检査:(1)肝功能、肾功能和凝血功能检査;(2)血、尿和大便常规检査;(3)肿瘤标志物检査:通常检测癌胚抗原(CEA)、AFP、CA和CA等指标;(4)乙型和丙型肝炎病毒标志物检査(5)血糖水平测定;(6)心电图检査,必要时心、肺功能检査。
3.签署知情同意书:与患者和(或)患者家属谈话,介绍肝癌TACE治疗的必要性、疗效、手术操作过程中和术后可能发生的并发症和风险,签署介入治疗的知情同意书。
禁食:术前4h禁饮食。
治疗设备及药物准备:
(1)常用血管造影器械:包括穿刺针、导管鞘、导管、导丝以及3F以下微导管等。(2)药物:①血管造影对比剂②肿瘤化疗药物:常用蒽环类、铀类、丝裂霉素、氟尿嘧啶类等;③栓塞材料:碘油(常用38%超液化碘油)、明胶海绵、聚乙烯醇(polyvinylalcohol,PVA)微球、弹簧圈;④止吐药:5-HT3受体拮抗剂,如格雷司琼、昂丹司琼、托烷司琼等;⑤镇痛药:如盐酸曲马多缓释片、盐酸羟考酮缓释片、硫酸吗啡缓释片、芬太尼透皮贴剂、盐酸吗啡注射液、盐酸哌替啶注射液等;⑥其他药物:如地塞米松、利多卡因、阿托品、心痛定、硝酸甘油、肾上腺素、多巴胺等。
TACE手术操作程序
1.肝动脉造影:患者仰卧,腹股沟及会阴部皮肤备皮、消毒、铺巾,局部麻醉。采用Seldinger方法,经皮穿刺股动脉,置放导管鞘,插入导管置于腹腔动脉或肝总动脉造影。造影图像采集应包括动脉期、实质期及静脉期。若发现肝脏某区域血管稀少或缺乏,则可能存在供养肿瘤的侧支循环,还需探査相应的动脉血管(如选择性肠系膜上动脉、膈下动脉、胃左动脉等血管造影),以发现异位起源的肝动脉或侧支供养血管。对于严重肝硬化、门静脉主干及一级分支癌栓者,推荐经脾动脉或肠系膜上动脉造影行间接性门静脉造影,了解门静脉血流情况。
2.肝动脉化疗栓塞:根据肿瘤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栓塞剂。栓塞时必须超选择插管,尽量至肿瘤供血动脉内。一般用超液化碘油与化疗药物充分混合成乳剂,经导管缓慢注人。碘油用量应根据肿瘤的大小、肿瘤血供情况而定,一般不超过20ml。透视下依据肿瘤区碘油沉积情况,瘤周是否出现门静脉小分支影为界限,碘油如滞留在血管内或有反流,应停止注射。
4.再次肝动脉造影:肝动脉化疗栓塞后再次行肝动脉造影,了解肝内血供及肿瘤病灶的栓塞情况。
5.拔除导管及导管鞘:栓塞完毕,拔除导管及导管鞘,压迫穿刺部位止血,包扎伤口。患者仰卧,穿刺侧下肢伸直、制动12-24h。
术后治疗:
介入术后给予患者保肝、支持、止吐、镇痛等对症治疗3~5d;酌情使用抗生素,静脉应用制酸药3d;对于介入治疗后肿瘤坏死所致发热,可用解热药物退热。
肝癌TACE常见相关并发症及其处理
1.化疗栓塞综合征:化疗栓塞后患者可出现恶心、呕吐、肝区闷痛、腹胀、厌食等症状,可给予支持疗法、止吐、吸氧、镇痛等处理。镇痛可按照癌症疼痛三阶梯止痛疗法,使用非阿片类、弱阿片类、强阿片类药物,尽量让患者无痛苦或减少痛苦。
2.术中胆心反射:这是由于化疗栓塞导致患者肝区缺氧、疼痛,刺激胆道血管丛的迷走神经所引起的一种严重不良反应,患者表现为严重胸闷、心率减慢、心律不齐、血压下降,严重者可导致死亡。术前可给予阿托品或山莨宕碱预防,如术中患者出现迷走神经反射症状,可给予吸氧、静脉推注阿托品、用多巴胺升血压等措施治疗。
3.肝脓肿、胆汁瘤:术后患者出现肝脓肿,应给予抗生素,或经皮穿刺引流;对于胆汁瘤可经皮穿刺引流。
4.上消化道出血:可能系溃疡出血或门静脉高压性出血,前者按溃疡出血处理;后者除给予止血药及制酸药外,还需使用降低门脉压力的药物(如醋酸奥曲肽)。若系大量出血,需转外科或消化科进行介入止血。
5.急性肝功能损害:表现为血清胆红素及丙氨酸转氨酶(ALT)、天冬氨酸转氨酶(AST)等指标异常升高。这种情况应在原有保肝药物的基础上,调整和加强用药。
6.血细胞减少:表现为白细胞、血小板或全血细胞减少。原因为化疗药物或脾功能亢进所致。可用升白细胞和血小板药物,必要时给予输血,或在TACE前或同时给予脾动脉栓塞术治疗脾功能亢进。
随访及介入间隔期间治疗建议TACE术后5~7周进行影像、肿瘤相关标志物、肝肾功能和血常规复査。是否给予再次介入治疗依随访结果而定,推荐介入治疗间隔时间为患者从介入术后恢复算起,至少3周以上。根据检查结果为患者制定优化的个体化治疗方案。若影像检査肝肿瘤病灶内碘油沉积浓密,肿瘤组织坏死且无新病灶或无新进展,则暂不作介入治疗。总的原则是在控制肿瘤和患者带瘤生存的情况下,尽可能减少介入治疗次数和延长介入手术间隔。
赞赏
长按北京中科白癜风医院公益抗白中科荣获公益中国爱心救助定点医院
转载请注明:http://www.zbtongnian.com/hlyy/602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