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芃教授化疗后的口腔溃疡,如何预防及治疗
来源:若初健康
化疗后的一段时间,我们有些患者会出现口腔黏膜炎的症状——口腔疼痛、吞咽困难、营养障碍、继发感染等,对治疗产生不利影响,并且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那我们今天就来首先来了解一下口腔黏膜炎的进展过程,让大家可以对照自己是否出现了此类症状。
口腔粘膜炎的进展过程
口腔粘膜炎即口腔溃疡,是指口腔黏膜的上皮组织出现红肿、出血、溃疡的多阶段生物过程。化疗引起的口腔黏膜炎通常出现在化疗后的7-10天,在14-21天恢复。
根据世界卫生组织的分级标准,可分为0-4级:
0级:正常,无任何症状及现象;
1级:红、肿、痛,但无溃疡;
2级:多处小溃疡及白斑,仍可进固体食物;
3级:出现融合性大的溃疡或白斑,仍可进流食;
4级:出现血性溃疡,无法进食。
哪些因素会导致口腔黏膜炎呢?
Sonis研究认为,口腔黏膜炎的临床症状和黏膜细胞损伤存在关联。化疗药物会对口腔黏膜细胞有损伤作用。
使用的化疗药物性质(抗代谢类、烷化类等)、使用的化疗药物剂量、使用的化疗药物时间为引起口腔黏膜炎的高危因素。
患者的营养状态、口腔卫生情况、中性粒细胞数、不正确的口腔护理方法为引起口腔黏膜炎的危险因素。
应该如何治疗?
正确指导患者进行口腔护理:
及时检查口腔,保持口腔清洁,
餐后选择生理盐水、碳酸氢钠、无菌用水等漱口液进行口腔清洁,
选用软毛牙刷和温水、温性牙膏进行刷牙,
忌辛辣食物及烟酒;
有研究表明,含漱冰水可抑制口腔黏膜炎,可预防、缓解口腔黏膜炎发生,但对于应用奥沙利铂的患者应禁用含漱冰水;
雾化吸入可使口腔保持湿润,减轻症状;
合并口腔黏膜炎的化疗患者通常会出现食欲下降、腹泻、恶心、呕吐等消化道症状,故应适当增加营养,调整饮食结构,食用易消化的软食,必要时静脉营养支持,防止发生电解质紊乱;
另外,口服谷氨酞胺对口腔黏膜炎有一定预防作用。
以上就是为您讲解的有关化疗引起口腔黏膜炎从症状到治疗等一系列问题,希望您今天又有收获,注意日常生活的护理,尽量减少口腔黏膜炎的发生。
肿瘤内科主任医师
袁芃
教授,博士生导师。秉承大医精诚的职业理念,博极医源,精勤不倦,致力于肿瘤药物治疗的耐药性研究,对难治性转移性肿瘤较高的造诣。
学术成果荣获中华医学科技奖、中国抗癌协会科技奖及北京市科学技术奖等多项奖项。参与编写《抗肿瘤药物手册》、《临床肿瘤内科手册》《国家药品处方集》、《乳腺癌靶向治疗原则与实践》、《乳腺癌》《黄芪》等重要多部肿瘤学专著。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行业标准《恶性肿瘤患者膳食指导》主要起草人。
中国老年学学会老年肿瘤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医疗保健国际交流促进会健康科普分会常委等职务,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及北京市科委基金评审专家。
多次作为专家在中央电视台“名医讲堂”“健康之路”等栏目进行肿瘤防治的专题讲座。
赞赏
长按丙酸倍氯米松乳膏白癜风患者能用吗北京中科白癜风医院靠谱么
转载请注明:http://www.zbtongnian.com/hlyy/358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