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疗并不可怕
很多患者,自己需要做“化疗”,感觉天都要塌了,那化疗真的那么可怕?即便做了也没有好的机会了?
其实,谈及化疗,首先要知道什么是化疗?
就是不打针,不吃药,坐这就是跟你唠,用谈话的方式治疗,就叫“话疗”。咳咳咳,开玩笑的,让大家放松一下,其实化疗是化学药物治疗的简称,是通过使用化学治疗药物杀灭癌细胞来达到治疗目的的一种有效治疗癌症手段之一,与手术、放疗一起被并称为癌症的三大治疗手段。
(图片来源于网络)
既然已经有手术和放疗了,为什么还会将化疗治疗作为主要治疗手段呢?
手术和放疗只针对需要治疗的那个部位的肿瘤有效,属于局部治疗,但对于潜在的转移病灶和已经发生临床转移的癌症是很难发挥有效治疗的。化疗的出现就与众不同了,其是一种全身的治疗手段,无论采用什么途径给药,如口服、静脉还是体腔给药等,化疗药物都会随着血液循环遍布全身的绝大部分器官和组织。因此,对一些有可能发生全身播撒倾向的肿瘤及已经转移的中晚期肿瘤,一般会将化疗作为主要的治疗手段。
做化疗要有选择原则,不是每一个患者都适合做化疗
谁适合做化疗,不是医生拍脑袋决定的,每一个需要做化疗的患者,都是肿瘤医生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具体分析,商讨后来确定的,感觉就是一个做与不做的事情,但是下这个决定却没那么简单。
化疗是分类别的,如:根治性化疗、姑息性化疗、术后辅助化疗、术前化疗(新辅助化疗)、腔内化疗等,如果大家真的想了解具体有什么区别,可以留言给我,我单独再分享。
(图片来源于网络)
医生做出给患者做化疗治疗的决定时,一般有以下几种情况应该做化疗:
1.对化疗敏感,以化疗为主要治疗手段的恶性肿瘤,通过规范的化疗可能治愈恶性肿瘤。比如小细胞肺癌、白血病、恶性淋巴瘤、绒毛膜癌、生殖细胞恶性肿瘤等。
2.敏感或相对敏感的恶性肿瘤,手术前或手术后化疗。
3.晚期恶性肿瘤的姑息化疗。
很多人对“化疗”感到恐惧,主因无非是化疗后的——毒副作用,的确,这是不争的事实,一般常见的副作用有:
1.消化系统反应:如恶心、呕吐、腹泻和便泌等。恶心呕吐是化疗最常见的反应之一,近年来一些强力有效的止吐药上市,使得化疗后的恶心和呕吐反应减轻了很多。
2.骨髓抑制:如白细胞和血小板减少等。一般停止化疗后1~2周会自行恢复,部分较严重的骨髓抑制也有可以有效提升白血病和血小板的药物供使用,因此不必过于担心。
3.脱发:部分化疗药物可能导致脱发,不过脱发是可逆的,患者停止化疗后即可重新长出新发。
4.其他:如肝肾功能损害等。
(图片来源于《滚蛋吧肿瘤君》电影截图)
这些不良副作用,在很多影视剧中都有所体现,有时候为了剧情需要可能表现的还会夸张一些,使得很多人听到“化疗”这个词就很抗拒,其实,大部分化疗的不良反应和毒副作用是可逆的,通过一些辅助药物的使用还可以控制或者减轻毒副作用。
因为化疗毕竟是一种较为激烈的治疗手段,所以临床上医生都会严格的掌握化疗适应证、规范合理地制定化疗方案和采取必要的预防措施。尤其要注意做化疗的禁忌证,如:①患者身体情况太差或者年龄太大不能承受化疗的人。②有严重器官功能障碍的人(如严重肝肾功能障碍等)。③早期癌症(如原位癌和Ⅰ期癌症)已经成功手术切除的病例一般不需要化疗。④经过多次化疗产生耐药且经过更换化疗方案仍无效者,这种情况应选择其他治疗手段。⑤少数癌症本身对化疗药物不敏感,化疗难以取得预期疗效,采用其他治疗手段(如生物免疫治疗等)有可能使患者获益。
不管最终是否化疗,最重要的是患者本人的意愿,如果不能很好的配合,再好的治疗方案又如何呢?所以,当遇到疾病时,只要有希望就要树立信心,勇敢面对,治疗方法是手术、放疗还是化疗,请把给建议的权利交给自己的主治医生,毕竟没有人比他更了解你的情况,不是吗?
■往期回顾:
妇科手术后,吃点什么一点通!
肿瘤术后做随访是为了更好的明天
“两癌”不再是中老年专利,发病率趋于年轻化
接种宫颈癌疫苗,不代表获得了“免癌金牌”
排卵期出血:治与不治
也来谈谈子宫内膜癌的保留生育功能治疗
妇产科的“洪水猛兽”——宫外孕
赞赏
转载请注明:http://www.zbtongnian.com/hlyy/212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