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轻乳腺癌化疗女性易发认知功能障碍
化疗可能引起理解力、记忆力、注意力等大脑认知功能障碍,又称化疗脑。对于化疗相关认知障碍,通常根据认知调查问卷或者主观且不敏感的量表进行分析。人类大脑对某项任务进行认知加工时,从头皮表面可以记录到由特定物理事件或心理事件刺激诱发并与刺激有固定时间关系的一系列脑反应诱发电压(电位)波动,被称之为事件相关电位。通过有意地赋予多个或多样刺激所致脑电位变化,可以反映大脑认知过程的神经电生理变化。利用其锁时关系,经计算机叠加处理,可以提取出相关成分进行客观定量分析。刺激呈现后,、、毫秒左右达到峰值或谷值的正向波P、负向波N被分别命名为P1或P、N1或N、P2或P、N2或N、P3或P。其中,P1、N1、P2为事件相关电位的外源生理成分,受刺激物理特性影响;N2、P3为事件相关电位的内源心理性成分,不受刺激物理特性的影响,与精神状态和注意力等认知功能相关。
年11月19日,施普林格自然旗下《癌症化疗与药理学》在线发表重庆医院徐周、厉红元、吴凯南、孔令泉等学者的研究报告,根据客观的电生理指标(事件相关电位P成分)按年龄分层分析了化疗对大样本乳腺癌女性认知功能的影响,以期根据所得数据进一步指导临床对乳腺癌化疗相关认知功能障碍女性给予重视及处理。
该单中心前瞻队列观察研究(ChiCTR-ROC-)于年4月~年1月从重庆医院入组年龄18~75岁早期乳腺癌女性例进行事件相关电位P成分测定,评定化疗对认知功能的影响,其中首次确诊和化疗之前女性例归入第1组、化疗期间女性例归入第2组、化疗之后和随访期间女性例归入第3组。化疗方案以EC→T和TEC为主,按标准体表面积给药,18~50岁、50~59岁、60~75岁的患者相比,剂量基本相同。
结果,第2组、第3组与第1组相比,P潜伏期显著较长(P0.)
第1组:.13±19.47毫秒
第2组:.74±15.73毫秒
第3组:.02±17.12毫秒(随访3个月~10年,平均2.42±2.01年)
进一步对年龄进行分层:
18~50岁:第2组、第3组与第1组相比,P潜伏期显著较长(P0.)
50~59岁:第2组与第1组相比,P潜伏期显著较长(P0.05);第3组与第1组相比,P潜伏期相似(P0.05)
60~75岁:第2组、第3组与第1组相比,P潜伏期相似(P0.05)
因此,该单中心客观测定研究数据首次表明,化疗对于乳腺癌女性认知功能的不良影响可能随着年龄增加而减少,电生理测定的认知障碍,主要发生于相对比较年轻的乳腺癌化疗女性,并且化疗之后可以持续数年,突显了早期干预对于乳腺癌化疗女性的重要性,尤其对于年轻女性,故有必要开展多中心或更大样本量、多因素分层或倾向评分匹配研究进行验证。
相关阅读
乳腺癌化疗相关认知功能障碍
转载请注明:http://www.zbtongnian.com/hlsx/740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