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直肠癌常见化疗药物的注意事项

李娟

上海交通大医院药剂科

结直肠癌在中国的发病率占所有癌症的第三位,且发病年龄明显前移。男性结直肠癌的发病率高于女性。此外,结直肠癌的发病率会随着年龄的增大而增加,比如发达国家的结直肠癌发病中位年龄为70岁。

近20年来,随着化疗药物的不断进展以及化疗药物的合理有效使用,不仅降低了II、III期结直肠癌患者的术后复发率,也大大延长了晚期患者的疾病进展时间和生存时间,提高了生活质量,降低了治疗费用。下面就结直肠癌常见的化疗药物合理用药知识给大家做一下介绍。

氟尿嘧啶类药物

氟尿嘧啶一直作为结直肠癌治疗的基本化疗药物广泛应用于临床。临床常用的氟尿嘧啶类药物主要包括氟尿嘧啶注射液、卡培他滨片和替吉奥胶囊。

①氟尿嘧啶注射液:半衰期较短(20—30min),具有时间依赖性,临床上采用高浓度、小剂量、长时间静脉持续给药(不少于6-8小时),不仅减少化疗的毒副反应,而且也获得最佳的疗效。由于氟尿嘧啶在光照下容易发生聚合、裂解等反应,需避光保存和使用。最常见的不良反应为骨髓抑制、黏膜炎、腹泻、皮肤色素沉着,偶见用药后心肌缺血。可以用生理盐水加庆大霉素漱口预防口腔黏膜炎。

②卡培他滨片:为口服的氟尿嘧啶类药物,每日给药的模式可模拟持续灌注的5-FU,在药物作用部位提供稳态的血药浓度,基本上是连续服用14天,休息7天,21天为一周期。宜在饭后服用,且不能掰开,不能与牛奶、果汁等同时服用。服用本药后第2-3个周期,可出现手足综合征的不良反应,多数可自行消失,必要时需暂时停药或减量,无须长期停药。可以擦尿素冷霜、口服维生素Bmg/天进行预防。

③替吉奥胶囊:作为新型口服氟尿嘧啶类复方制剂,由替加氟、吉美嘧啶和奥替拉西钾组成。在临床应用中疗效高,不良反应少,给药方便。基本上是连续服用28天,休息14天,为一周期。患者应将药物由铝塑泡罩中压出,于早、晚饭后各服1次,不可以掰开或嚼碎服用。其常见的不良反应为骨髓抑制,建议服药期间每2周进行血常规检查。

伊立替康

伊立替康作为肠癌一线化疗药物的基本药物,不适用于辅助化疗。伊立替康通过原型和活性代谢物SN-38发挥抗肿瘤作用。为使SN-38在体内达到最大浓度,伊立替康的滴注时间建议维持在90分钟。伊立替康的常见毒副反应如下:多汗、流泪、流延、瞳孔缩小等的急性胆碱能综合征,可用阿托品治疗;用药后5天易发生剂量限制性的迟发性腹泻,可以服用洛哌丁胺治疗,首次服用4mg,之后每2小时服用2mg,注意用药不得超过48小时。

奥沙利铂

奥沙利铂为肠癌辅助和姑息治疗的一种基本药物。奥沙利铂最常见的不良反应为神经病理性咽喉痛和进行性外周感觉神经病变,主要表现为口周、上呼吸道和上消化道的痉挛及肢体末端感觉障碍、异常或麻木疼痛等。使用奥沙利铂时手足遇冷水或接触金属等温度较低物体(如床扶手等)会激发手足麻木疼痛等不适,故不要接触冷水,可带手套预防。已经出现神经毒性的患者在后续治疗中不应再使用奥沙利铂,直至神经毒性接近消失。但如果为了防止神经毒性而暂停使用奥沙利铂,那么在随后的治疗中可以重新启用奥沙利铂。目前尚未有足够证据来支持常规使用Ca/Mg注射来预防奥沙利铂相关神经毒性。

■中国医药工业信息中心采编

(上海医药特别支持)

本文版权属于上海药讯,欢迎转载,转载请注明来源。

上海药讯长按识别







































白癜风临床专家
北京那个医院治疗白癜风


转载请注明:http://www.zbtongnian.com/hlsx/2853.html

网站简介|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广告合作|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