乳腺癌最新进展集结靶向治疗化疗放疗
点击上方蓝字轻松订阅“迈景基因”
乳腺癌的最新进展汇集、概括如下:
1.Nature:研究者们解开乳腺癌“暗物质”之谜
DOI:10./nature
研究团队采取了新型的应对富含CG序列的测序策略(对于某一种基因,有一个单独的启动子进行调控,彼此是一对一的关系),实现对高CG含量的DNA序列进行准确测定。证明了非编码区突变也会导致乳腺肿瘤的生长。
通过测定,发现乳腺癌细胞中的9类基因的启动子区域存在大幅突变现象:FOXA1,TBC1D12,RMRP/CCDC,NEAT1,LEPROTL1,ALDOA,ZNF,CITED2,以及CTNNB1.这些突变十分罕见,但对于癌症的发生则十分关键。在上述9种基因中,仅有FOXA1是此前已经发现的癌基因。
试验结果也验证了“FOXA1基因编码的蛋白质能够帮助乳腺细胞响应雌激素的信号进行生长,而该基因的突变则会促进蛋白表达量的上调”的这一结论。
2.JCS:科学家鉴别出能有效抑制乳腺癌进展的关键蛋白
doi:10./jcs.
该研究发现,关闭乳腺癌细胞产生的一种特殊蛋白质TRPC1,促进乳腺癌进展的多个关键通路或许就会失活,或许就能够有效阻断癌症进展。
TRPC1蛋白能够作为多个通路的调节子,当其在缺氧状态下被激活时,对于乳腺癌的发展非常关键;随着乳腺癌不断发展,癌细胞的氧气供应也会越来越少,这种现象称之为缺氧状态。这或许会诱发乳腺癌变得更具侵袭性,而且对当前可用的治疗方法变得更加耐受。
本文研究能够为科学家们提供一种新思路来帮其理解TRPC1蛋白在乳腺癌细胞应对缺氧状态时的关键角色,同时还能够阐明乳腺癌细胞发生转移的新型分子机制;对于乳腺癌研究具有一定意义。
3.TheLancetOncol:新型化疗方法或能明显改善乳腺癌患者的生活质量
doi:10./S-(17)-7
该研究发现:化疗药物卡培他滨或能明显改善癌症患者的生活质量,而且其还作为一种新型可替换的策略(替换CMF策略)来帮助抑制乳腺癌复发(给予药物表柔比星治疗后)。
研究人员表示,接受手术治疗后,目前大约有名临床试验患者在遵循卡培他滨治疗后开始利用化疗药物表柔比星进行治疗,他们发现,药物卡培他滨能够让患者经历较少的副作用(包括更年期提前、恶心、感染、血栓形成和贫血等),而且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10年追踪调查数据表明,在至少5年的时间里,有超过85%的患者都未经历过癌症的复发。
另外,还发现,加速药物表柔比星的疗程(每两周替换原来的每三周)不能够有效提高患者的容忍性。
4.Science子刊:揭示化疗药物促进乳腺癌转移机制
doi:10./scitranslmed.aan
该研究发现存在证据提示着在进行外科手术摘除之前对乳腺癌患者进行化疗药物治疗能够让这些患者具有增加的肿瘤转移风险。
他们对20名乳腺癌患者的治疗进行追踪,并且检测了这些患者血液中的能够表明存在更高的癌症扩散风险的结构——肿瘤转移微环境(tumormicroenvironmentofmetastasis,TMEM),发现在接受外科手术摘除之前已进行化疗的患者中,发现更多TMEM位点。这一结果在乳腺癌小鼠模型中得到验证。
另外,研究发现使用紫杉醇化疗药物,会导致具有TIE2受体的骨髓细胞迁移到肿瘤中,从而导致TMEM形成。当利用药物阻断TIE2时,进行化疗药物治疗的小鼠中的TMEM位点数量并未增加。
5.FASEBJ:惊!脂肪组织或会干扰放疗对乳腺癌的治疗效率
doi:10./fj.R
该研究发现,对机体乳腺组织进行反复辐射或能够产生炎性反应,最终降低乳腺癌患者放疗治疗的效率。
研究者在放疗期间将大鼠和人类的脂肪组织暴露于一定的辐射剂量下,发现辐射能够导致自分泌运动因子水平的增加以及炎性伤口愈合反应的增加;随后研究人员鉴别出了多种制剂能够用来阻断炎性反应,并且降低伤口愈合反应,他们希望这些制剂能够帮助改善放疗的效率。
参考来源:生物谷
关于迈景基因广州迈景基因医学科技有限公司位于广州国际生物岛,拥有国际领先的分子医学、病理检测及一流的医学生物信息学分析软硬件平台,内容涵盖qPCR、NGS、sanger测序、免疫组化、荧光原位杂交及病理检测等。迈景基因专注于肿瘤精准医学,以医学生物信息学及二代测序(NGS)为核心,致力于提供肿瘤精准医学整体解决方案。
迈景基因
肿瘤精准医学整体解决方案提供商
赞赏
转载请注明:http://www.zbtongnian.com/hlsx/182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