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大标准化摄取值变化率评价非小细胞肺癌化
作者及来源
印妮王振欣朱彦博谢菁邓胜明章斌吴翼伟
中华医学杂志,,96(35):-.
摘要目的观察化疗前后多次18F标记脱氧葡萄糖(18F-FDG)正电子发射及计算机辅助断层一体机(PET/CT)全身显像的最大标准化摄取值(SUVmax)变化率在评价非小细胞肺癌化疗疗效中的临床价值。
方法回顾分析年7月至年7月在医院就诊的18例Ⅳ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治疗前、治疗2~4疗程后、治疗结束后4周内分别行3次PET/CT显像;另3人次为治疗结束1年后进行,共计行57人次PET/CT全身显像。以SUVmax变化率25%为标准来评价疗效、决定治疗方案,随访至诊断明确后36个月。以同期未进行PET/CT显像的47例Ⅳ期肺癌患者为对照进行生存曲线分析。
结果(1)7/18例的患者通过治疗前PET/CT显像新发现了转移病灶,PET/CT显像灵敏度为91.7%,阳性预测值为93.2%。(2)以SUVmax变化率评价疗效后,有5例患者在第2次显像后改变治疗方案;2例患者在第3次显像后增加靶向治疗药物。(3)行PET/CT显像的18例患者生存期明显长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18F-FDGPET/CT显像的SUVmax变化率可以用来评价肺癌疗效并判断预后。
正文
DGPET/CT显像对肺癌患者TNM临床分期、肺癌复发的诊断、放疗画生物靶区有确定的临床意义,可提高肺癌临床分期或再分期的准确性,并影响肺癌临床治疗决策。目前使用的PET/CT显像评价疗效的方法主要是PERCIST标准,但需要专用软件且在临床日常使用中不方便,而肿瘤病灶最大标准化摄取值(SUVmax)测量是常规工作,以SUVmax值变化率来判断疗效可以方便临床日常应用。本研究以PET/CT显像的肿瘤病灶SUVmax值变化率为标准进行疗效评价,并对患者随访至诊断明确后36个月,来探讨18F-FDGPET/CT显像中肿瘤病灶SUVmax变化率在肺癌疗效判断与预后中的临床应用价值,为进一步有效利用PET/CT显像改善肺癌患者生存期提供依据。
对象与方法
一、对象回顾分析年7月至年7月医院行18F-FDGPET/CT显像的Ⅳ期肺癌患者18例,其中男12例、女6例,年龄42~78(60±9)岁。所有病例均经手术或活检明确病理,随访至诊断明确后36个月。患者治疗前、治疗2~4疗程后、治疗结束后4周内,分别行3次18F-FDGPET/CT显像;另3人次为治疗结束1年后进行,共计行57人次显像。生存期研究对照组为47例同时期肺癌患者,包括男26例、女21例,年龄33~76(59±10)岁;所有病例均经手术或活检明确病理,随访至诊断明确后36个月。
二、方法1.18F-FDGPET/CT显像方法:
采用美国GE公司DiscoverySTE16PET/CT扫描仪,显像剂用南京安迪科公司提供18F-FDG,放化纯度95%。患者检查前空腹6h以上,将血糖控制在4.5~7.8mmol/L,静脉注射18F-FDG3.70~4.44MBq/kg,静息平卧45~60min,排尿后行常规扫描。全身扫描范围从颅顶至大腿根部。CT扫描参数为kV、mA、层厚3.75mm;PET扫描采用3D采集,每床位3min,层厚3.27mm。经衰减矫正、迭代法重建后得到图像,传送到Xeleris工作站进行融合和重建。
2.PET/CT图像分析:
由2名核医学医师和影像科医师在不知道病理结果的情况下,分别对PET/CT图像进行分析。18F-FDG摄取水平由诊断医师结合目测法和半定量分析法进行判断。(1)目测法:病灶放射性摄取高于纵隔摄取背景为摄取增高,与纵隔相近或低于纵隔为无摄取增高。(2)半定量分析法:在目标病灶部位设感兴趣区(regionofinterest,ROI),系统自动测量该部位的最大标准摄取值(maximumstandarduptakevalue,SUVmax),以SUVmax≥2.5为摄取增高。
3.随访及临床疗效评估标准:
随访常规行影像检查,疗效判断采用RECIST法,分为完全缓解(CR):所有目标病灶消失维持4周以上;部分缓解(PR):基线病灶长径总和缩小≥30%;稳定(SD):基线病灶长径总和有缩小但未达PR或有增加但未达PD;进展(PD):基线病灶长径总和增加≥20%或出现新病灶。总生存时间(overallsurvival,OS)定义为从发现恶性肿瘤到患者死亡的时间。无进展生存时间(progressionfreesurvival,PFS)定义为开始执行治疗方案到出现客观的疾病进展或者是出现了任何原因导致死亡的时间。
4.18F-FDGPET/CT显像疗效评价标准:
类似RECIST标准分为完全代谢缓解(
转载请注明:http://www.zbtongnian.com/hljj/834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