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疗药物外渗的处理步骤和解毒方法

如何治疗白癜风土方 http://m.39.net/pf/a_4577572.html

临床上,化疗药物外渗时有发生,后果往往很严重,今天我们和大家一起探讨药物外渗的处理和解毒方法,供大家参考。其实,处理外渗的最有效方法就是预防外渗的发生!

一、发病机制

化疗药物进入血管周围组织内引起组织变性、坏死甚至溃疡形成。

二、临床表现

注射部位充血、疼痛、肿胀甚至溃破。

三、处理步骤

1、停止化疗;

2、保留针头,患肢制动;

3、抽吸出残留在针头,输液管中的药物或是疑有外渗的药物;

4、拔掉针头;

5、避免外渗部位受压;

6、特殊化疗药物外渗时,按指导注射相应的解毒剂;

7、使用特殊药物发生外渗,给予热敷或冷敷处理;

8、抬高上肢;

9、通知医生,并讨论外渗部位是否需要进一步处理及拍片。

四、急救措施

1.立即终止注射;

2.局部普鲁卡因+生理盐水皮下注射,可减慢化疗药物吸收和镇痛;

3.局部冰袋冷敷局限受损区域;

4.局部明显肿胀者可用硫酸镁湿敷以消除肿胀;

5.如已发生溃疡或水疱应进行外科处理;

6.待炎症急性期过后可理疗以促进恢复。

五、预防措施

1.先从远心端选择血管;

2.多部位交替注射以利血管恢复;

3.确认血管通畅后再加化疗药,化疗后用生理盐水冲管减少血管刺激;

4.如无特殊要求应调快注射速度。

六、个人实践经验

化疗药物外渗重在预防,熟练的穿刺技术和血管的合理选择是预防其发生的关键。另外,长春花碱,长春地辛,长春新碱等应在发生外渗24-48小时内每天至少热敷15-20分钟并抬高患肢;阿霉素柔红霉素等应局部降温。

七、常见抗肿瘤药静脉外渗的解毒方法

1、氮芥:10%硫代硫酸钠4ml与无菌注射用水6ml混合,局部静注5-6ml,外渗部位作多处皮下注射;数小时重复。解毒机制:加速烷基化。

2、丝裂霉素:方法同上。另维生素C1ml局部静注。解毒机制:直接灭活。

3、阿霉素:(1)50-mg氢化可的松琥珀酸钠局部静注,1%氢化可的松霜外敷;(2)8.4%碳酸氢钠5ml+地米4mg局部静注,外渗部位多处皮下注射。解毒机制:减少炎症。

4、柔红霉素:8.4%碳酸氢钠5ml+地米4mg局部静注,外渗部位多处皮下注射。解毒机制:减少药物与DNA结合,减少炎症。

5、放线菌素D:方法同丝裂霉素。解毒机制:减少药物与DNA结合。

6、卡氮芥:8.4%碳酸氢钠5ml局部静注。解毒机制:化学灭活。

7、长春新碱、长春花碱、足叶乙甙:8.4%碳酸氢钠5ml或透明质酸酶1-6ml每隔数小时在外渗部位皮下多处注射,并采用热敷。使用皮质类固醇和局部冷敷会加重毒性。解毒机制:化学沉淀;加快外渗药物的吸收、分散。

(本文转载自“肿瘤护理在线”。参考王华庆主编《恶性肿瘤化疗方案规范》及肿瘤专科临床实践总结,肿瘤护理在线编写。)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zbtongnian.com/hlgc/8305.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网站简介|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广告合作|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