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疗后感染的预防
白血病患者治疗以化疗为主,在化疗期间所使用的化疗药物,不仅能杀伤肿瘤细胞,也对正常细胞有一定的破坏,尤其是粒细胞减少可使机体免疫力下降,容易发生感染,因此,在化疗期间,应用有效的护理方式,预防和减少感染性合并症的发生是延长急性白血病患者生存期的重要手段之一。
中医认为,“正气存内,邪不可干”,“邪之所凑,其气必虚”。化疗药毒入侵机体,损阴伤阳,使肝、脾、肾、心、肺五脏功能不足、气血阴阳失衡,而损伤人体正气。机体正气亏虚不能抵抗邪毒是白血病患者化疗后出现感染的发病内因,而外感六淫、饮食不节、情志失调等为发病外因,内外合因即可发病。
常见的感染部位
No.1呼吸道及肺部感染
患者粒细胞减少,免疫功能低下,易引起呼吸道及肺部感染,常表现为发热、咳嗽、咳痰等。
No.2口腔及耳鼻感染
部分化疗药物可损伤口腔黏膜,常表现为口腔黏膜、咽峡部、舌头等部位发生溃疡或糜烂出血。大量应用抗生素可致口腔内正常菌群失调,容易发生真菌感染。耳鼻孔窍感染:患者免疫功能低下,常易引起中耳炎、外耳道疖、鼻粘膜破溃、感染、出血等。
No.3胃肠道感染
使用大剂量化疗药物时可增加消化道黏膜损伤机会,当发生胃肠黏膜损伤、破溃,寄生肠道内的微生物可透过损伤黏膜屏障进入体内而致病,常出现呕吐、腹痛、腹泻、发热等症状。
No.4肛周感染
由于肛门括约肌形成皱褶的解剖结构,为细菌隐藏和繁殖创造了条件,此处。由于患者长期卧床,、少渣饮食、肠胃蠕动减慢,易发生排便困难,若出现微小破损或护理不当便会引起肛周感染。
No.5皮肤感染
长期卧床、多汗、不注意个人卫生容易引起皮肤感染,尤多发生于皮肤褶皱处、受压部位、面部,如疖肿、痈等。
预防感染措施及护理
1、呼吸道及肺部感染:
尽量减少探视和陪护人员,患者以及陪护、探视人员应佩戴口罩,切断病菌传播途径;注意保暖,减少外出次数,避免至人群密集的公共场所,避免接触感冒患者,密切注意体温变化,若患者出现咳嗽、咳痰等情况要及时向医生汇报或及时就医,及早治疗。
2、口腔及耳鼻感染:
①在进食方面,要选择细软的食物,如软米饭、面条等食物,进食的食物温度要适宜,不宜过热或过冷,避免食用刺激性食物,减少对口腔粘膜的刺激。②勤漱口,进食前及进食后都要漱口,保持口腔清洁。③对于化疗后血小板低下的患者,应尽量避免使用牙刷或牙线,因为会增加牙龈出血的风险。可用生理盐水或苏打水清理口腔,保持口腔清洁。亦可采用我院院内制剂银连含漱液预防口腔感染。④避免掏耳朵、挖鼻等动作,容易引起耳鼻感染,若发生粘膜破溃或感染,不可自行处理,需尽早就医。
3、胃肠感染:
为减少肠道内微生物,避免条件致病菌的感染,注意饮食卫生,防止病从口入,不食生冷、不洁食物,食用新鲜水果时要去皮。选择高蛋白、高维生素、高营养、易消化之食物,如:瘦肉、牛奶、鸡蛋、新鲜蔬菜、水果等。便秘时可食用香蕉、火龙果、蜂蜜等润肠通便的食物。
4、肛周感染:
预防肛周感染要做到保持大便通畅,便后用温水清洗肛门并坐浴10分钟,如我院院内制剂舒乐宁洗剂,忌烟酒、辛辣食品。如有肛门疼痛、红肿等情况要及时报告医生,尽早处理。
5、皮肤感染:
患者需勤换内衣,勤换床单,保持皮肤清洁,常用温水擦浴,注意个人卫生,勤剪指甲,勿用手抓破皮肤。长期卧床者需勤翻身,预防褥疮发生。
温馨提示
化疗后的病人注意增加营养,扶助正气,提高机体抗病能力,从而预防各种感染的发生。
1、化疗药毒可损伤脾肾等脏器,导致脾胃功能失调、肾精亏虚不能化生血液,加之心肺不能促进血液的化生,可致气血生化无源。气血两虚的患者可多食大枣、龙眼、阿胶、花生、红豆等,如五红汤(枸杞,红枣,红皮花生,红糖,红豆)是不错的选择。
2、适当使用清热解毒之品,可解化疗药物毒性,既可防止解毒太过,影响化疗药物效果,又可防止化疗药毒损伤机体太过。若热毒炽盛者,可多食凉性蔬果,如苦瓜、冬瓜、丝瓜等,清热利湿解毒。
3、化疗药毒损伤脾胃,致脾气亏虚,血溢脉外或损耗肝阴,阴虚火旺,血热妄行。鼻衄、齿龈出血者,宜食黑木耳、藕汁、金针菜煮汤等。
杏林红色暖流CLUB
长按
转载请注明:http://www.zbtongnian.com/hlgc/6780.html